MVP之所以叫做MVP–回應痞客邦MVP爭議一文

這篇文章是我回應痞客邦籃球邦中一位作者芒果所寫的「MVP爭議—評分標準到了該改的時候了」一文。

MVP和某些個人獎項(如年度第一隊、年度最佳防守球員)一樣,是由記者投票產生,所以總會令人有太過主觀之疑。不過我看完該作者文章之後,覺得不是很認同。本來寫寫facebook分享就好,結果一下子寫太長,乾脆在部落格發篇文章當做記錄好了。

本文開始

MVP的精神理所當然是「最有價值」,對誰最有價值?當然是球隊。球隊價值何來?當然是以戰績為最重要的價值。也就是說要選年度MVP,應該是要選一位該年對於球隊最有價值的球員。(亦即MVP != player of the year)

原作者對於記者把選票投給「“大幅度進步戰績”的球隊的球員,而且最好是“出乎預料之外的進步”」這件事情感到不滿,認為需要有更客觀的評定方式。但為什麼轉隊而來造成戰績大幅進步的球員比較容易得獎?因為這代表了轉隊的球員的確對於該球隊有明顯的價值。而如果一直球隊年年都是分區冠軍或前幾名,那球員本身對於球隊的價值自然是不容易引起注意。
Continue reading

芝加哥公牛抽到08年選秀狀元簽

一切就是這麼神奇,美國時間週二晚上在紐澤西Secaucu鎮上的樂透抽籤,由芝加哥公牛抽到了狀元簽,和擁有25%機會抽到狀元簽、今年戰績第一爛的熱火相比,他們只有1.7%的機率(第九爛)而已。

根據SI的報導,公牛幾乎確定會在Kansas State的前鋒Michael Beasley(平均26.5分、12.5籃板)和Memphis的控球後衛Derrick之中二選一。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