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總統大選雜感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時間過得很快,我還在想上次立委選舉跑去IEKA買家具,路上聽著張大春做了四個小時的選後特別節目,結果一下子牽扯國內許多民眾生活重心的總統大選就結束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即便已經揣著投票通知單、印章和身份證,走在投票所的路上,依然思量著到底這個章要蓋在哪裡(私人印章請蓋在領票處喔,畢竟你我不是林青霞)。我原本以為我會花上更長的時間在路上散步思索,沒想到吃完飯後信步所至,一下子就走到了投票所。

我投給誰一點都不重要,我支持誰也不重要。如果問我在那短短的路上,到底決定的關鍵是什麼,我想可能是模糊的直覺,就像我三年前買相機時的直覺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奧運棒球資格賽,八搶三中華對澳洲賽後雜感


(圖片來源:中央社

前天中加戰賽後我開頭寫了似乎我看的比賽總是輸多贏少,結果今天同業朋友紛紛勸阻我今日再次南下前往現場看球。而今天雖然贏了澳洲爽快非常,但是似乎也坐實了我現場看球輸多贏少的說法,這也算是某種魔咒嗎?

實話實說,賽前我認為這場比賽僅是五五波,因為前一場被逆轉輸球,絕對對士氣有影響,加上中華隊一向不以打擊見長,於是是成是敗,我相信都在投手上面(其實哪次國際賽中華隊不是靠強投勝於猛打呢?),然後,陽建福再次證明了他在大賽的抗壓力和實力。

其實沒有什麼其他選擇的調度

還是先講調度,如果這是職棒比賽,讓陽建福在投完八局用了九十幾球之後,依然上場投第九局基本上是個很少見的玩法,但是我們知道中華隊在國際賽一向都會有令人驚奇的護法強投出現,這些強投在只打一場定生死的比賽中,往往可以有壓倒性的表現。而今天陽建福的表現被展元封為台灣真男人,加上帶著4分的領先,讓他試著投第九局是可以理解,不強求完封,而是陽建福當時有氣勢有體力,順勢打下去是運動的基本道理。
Continue reading

現場看棒球最讓我難以忍受的兩件事

我一直很討厭台灣棒球迷兩個行為,一個是在國際賽事場上唱亞特蘭大勇士隊的戰歌(而且在對美國的時候唱更尷尬),另外一個則是不爽的時候就把所有周圍抓得起來的東西往場內丟。而今天則是兩個都出現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台灣明明有那麼多歌曲,而我個人一直很喜歡能夠拿原住民的戰舞戰歌出來改編,但是到了場上,球迷還是只會唱別的國家職業棒球隊的戰歌,而且沒什麼人覺得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今天我寧願拼命拍手,吼叫羅國輝的名字到喉嚨嘶啞,但是我也不想唱那首歌。

至於丟東西到場內,其實我個人是覺得今天現場駐紮的警察太少了,根本就應該全程錄影蒐證,然後把丟東西的人全部請到場外去,順便找個法條函送,只要弄個一兩次,花個幾百元入場的人就會知道他們買票付費的部分,並沒有包含往場內丟東西的那一段。

至於什麼時候台灣做這兩件事的球迷會改變,我不知道該期待到何時。

北京奧運棒球資格賽,八搶三中加戰賽後雜感


(圖片來源:中央社

我每次看到支持的球隊輸球的比賽,就會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很衰,尤其是通常輸球的比賽記憶都會比較深刻,更讓我有看球「輸多贏少」的感覺。但是每次看完一場輸球的比賽,心中的感想往往會比較多,悲劇,總是贏得較多感慨、較多回味。

我覺得我看一場比賽的賽後感想,會偏重在於教練的方向,會有點類似統計的概念。也就是說,在統計的概念中,單一事例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樣本夠大,分析才有意義。而我看賽後方式,則是不會太過於著重某一個特殊的play,重點是在於教練的調度和球員的整體表現。

教練的職責在於,嚴格的執行自己和球員之間的計畫,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派上適當的選手,然後試圖在關鍵的時候,給予選手指導,激勵他們發揮最佳的表現。

當然,說起來很容易。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