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聽音樂

有了Airpods之後,不管是第一代或是現在的Airpods Pro,我多半的時候其實都在聽podcast。昨天從一場活動慢慢搭捷運然後走回家的路上,或許也是因為累了有點不想繼續聽到講話的聲音,所以打開了Spotify選了一些較熱鬧的樂團歌曲,長按耳機,啟動了降噪模式,突然之間,我感覺彷彿自己在看電視影集一般,人走在台北街頭,耳朵卻傳來我喜歡的各首曲子。

從滅火器、縱貫線、Empty ORio、美秀集團、拍謝少年和胖虎,我差點想要這樣一路走上長長幾十分鐘到幾小時的路。不過如果真要這樣,那我幹嘛還坐捷運,從台北市的西邊一路走到東邊不就好了?

想了想,也就上樓,倒了一杯Rachel Barrie剛接手BenRiach的三桶10年,總感覺跟前陣子喝到的新版三桶10年很不同,但實在提不起勁再做什麼橫向品飲,看了看球賽,也就滿意的結束此夜。

一年沒寫文章

這幾年好多還在寫文章的朋友紛紛轉戰到Medium了(也歡迎轉戰到關鍵評論網啊),同事也問我是否要把自己的部落格從Wordpress轉到Medium,大概是一種想要獨立的心作祟吧,還是想繼續保持多一點的自主和彈性。只是就如同在CNET Taiwan的最後階段,很多除了工作之外想寫的東西,一直沒時間和心力寫,也就這樣過了,和忘了。

自己的部落格一擱也就是一年半,這些日子來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沒有特別用文字紀錄下來是稍有可惜,但也不算特別遺憾。接下來我想應該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有些還不能說,也就先這樣吧。

謝謝,2017。

為什麼我喜歡張雨生

201606010 tom chang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喜歡張雨生。

仔細想想,他走的時候才31歲,但是從他退伍之後,在七年之間,他寫了〈帶我去月球〉、〈自由歌〉,做了一張在1994年的臺灣國語唱片界只能用瘋狂來形容的《卡拉OK Live台北我》。

然後他做了《白色才情》、他做了《吻我吧娜娜》,他一手打造了張惠妹前兩張經典的專輯,然後做了他最後一張專輯,一張商業和實驗融合漂亮的經典:《口是心非》。

那個年代,根本不流行所謂的創作歌手。那個年代,國語歌曲的主流是男歡女愛是四大天王。那個年代,大家還期待他唱〈我的未來不是夢〉。

然後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Continue reading

亞錦賽打不進12強,我們該補強的其實不是中華隊

認真看了一場球,認真想了一下這支球隊,有種很複雜的情緒(等等,你不應該是認真在看稿嗎)。

台灣的籃球跟棒球有個很大的差異,就是我們的籃球在國際賽場上幾乎沒有旅外球員的加持,也就是說,幾乎是我們國內的最高比賽賽事強度到哪裡,我們在國際賽事上表現就到哪裡。(我不說職業賽事,因為很可愛的SBL到現在都不把把自己當作是職業聯盟)

籃球跟棒球還有一點差別,就是在短賽季的賽事中,棒球是有可能在使用超乎一個級別以上的強投壓制的情況下鎖死對手,但是現代籃球幾乎不存在著這種僥倖。

Continue reading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狂徵人,你還在等什麼?

17409_10152652013426890_7079107853276598954_n

很久沒寫blog了。

這個部落格嚴格說來是從2004年4月開始(之前的文章其實是從別的地方轉過來),一晃眼,就超過10年了。

他帶給我很多樂趣和收穫,紀錄了很多我沒想過會是那麼重要的東西。

我竟然連續三年堅持下去寫了30天的夏日部落格傳說挑戰。我竟然可以在美國大暴走的21天中依然每天寫一篇文章含照片。我默默地在這裡紀錄我跟我爸的故事。

而又我何其有幸的在這裡找到了關鍵評論網第一個願意跟我們一起打拼的編輯。 Continue reading

我的所作所為,你會微笑嗎?

Vote

Photo Credit: H2Woah! @Flickr CC BY NC ND 2.0

一晃眼,Blog竟然停在八月而三個月沒更新。

忙,當然是;累,當然是;藉口,當然也是。只是許多時候念頭總是一轉眼就過了,是苦是累、是煩是倦,好像閉上眼躺下在太軟的床上幾小時,就要爬起挺著腰酸背痛繼續面對下一天。

阿邊這週常跟我說,你怎麼看起來那麼累。我總是楞了楞,苦笑的說,會嗎?就一樣啊。

聽了很多故事,看了很多文章,失去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

趕在出版前,看完了哲斌大哥的新書《父親這回事:我們的迷惘與驚奇》。我跟哲斌大哥原可稱網友,後來才終於有機會見上一面,但依然是神交時間居多。但不知怎麼,這本書可看的我感動莫名,心理想著著,大概也就是哪時候我會來上這麼一本。

因為你知道,這個部落格有個《期待在街頭轉角遇見》的標題是有原因的。

Continue reading

我想不到,你在Line上敲我的樣子

iPhone 5

九年了

這陣子,老媽好像比你更懂新科技了,不但用Line用得不亦樂乎,傳了一堆我都不知道哪裡來的貼圖,還用iPad追日劇、上Facebook幫我按讚、每次出門總是用那台Panasonic ZS3拍一堆照片,然後不再燒成光碟,而是直接用Line傳給我看。

然後我突然在想,如果你還在,在這波科技新浪潮中,又會是怎般光景?

畢竟,如果仔細回想,在你走前,你幾乎是我們家最「先進」的人。

Continue reading

我可以講馬修嗎?

lawrence block 一些朋友弄了個讀書會,其中一個朋友很熱心的問我,要不要去分享一下?我聽了之後楞了一下,想說我何德何能,可以跟人家說書?

骨子裡有種差點藏不住的戲謔,很想說,我只會講威士忌跟偵探小說,但稍微一轉念,覺得自己跟真正的威士忌達人和偵探小說大師相比又差那麼遠,這句話又吞回肚子裡了。

睡前翻了一下在死亡之中,有個朋友之前問我這是我第幾次看馬修?我想了想,大致上來說應該是第四次,但幾本比較經典的好像又有多翻幾次。好像我重看金庸那麼多次,但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雕三部曲看的次數,肯定是比連城訣多出不少。 Continue reading

看了一些照片

半夜,看了一些照片,想起一些事情。

Spotify精選播放清單裡面有個Late Night Jazz,很適合一個人在家喝酒的時候聽,但你最好準備多一點「儲糧」,因為你會越聽喝越多。

很多人或事在這幾年變了好多,很多人和事這幾年也從來沒想過會遇到或發生。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絕對的對或錯,但總是會有一種抑制不了的沉默,不知不覺的在我看文、看圖、聽音樂、喝酒、想事情的時候,默默攻佔瀰漫著我整個四周。

然後我什麼話都不想講,默默的思考著一些事情。或,其實可能也只是一種變相的自我沈溺和放空。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