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戰役,基襪三連戰,王建民壓陣完美拿下16勝

王建民16勝MLB官網照我已經很久沒有真正看直播了,因為有TIVO幫忙,所以我大多睡晚一點,然後等球賽開始一個小時左右,再用TIVO來快轉看球。畢竟棒球是個大多時候節奏很緩慢、很無聊的運動,用TIVO快轉對付其實是很棒的事情,唯一的缺點是,TIVO沒辦法錄副語音。

今天為了這超級關鍵的基襪三連戰,由王建民壓陣主投的最後一場,我難得熬夜看了Live直播。我必須說,真是值得,讓我看完,在凌晨四點,依然熱血沸騰亢奮的睡不著。 Continue reading

中華隊勇奪2007亞洲青棒賽冠軍!亞洲青棒新紀錄–38局無失分、冠軍戰27上27下、一安打完封勝

剛剛一邊寫三十天的最後一天,一邊在看亞青賽冠軍戰,內心隨著比賽的情緒七上八下,根本沒什麼心思寫,而且最後還是在後記中加上了一小段亞青賽的內容,在確認中華隊拿下勝利之後,在空蕩蕩的辦公室大吼幾聲,就趕快把文章發表上去。

恩,所以那段中華隊一安打完封勝,的確是我在比賽還沒結束前就先寫下來,而且我原本還把三振數拉到13K,不過最後一個完美的再見雙殺結束比賽,趕快把數字改了回來。

平心而論,本次亞青賽,日本隊沒有派出甲子園明星隊絕對有差(不過甲子園不打木棒,所以應該進攻也會受挫…吧)。此外前四場比賽的攻擊表現並不算絕對的強勢,很多高比數都是因為對手失誤不斷才拿下,進攻火力的確頗為令人擔心。加上這次韓國隊號稱是亞青賽史上投手戰力最強的韓國隊,所以賽前一般就預估冠軍賽是場投手戰。

然後,我昨天看完中華對斯里蘭卡後,順便看了去年緯來做的高中聯賽開打前的學校巡禮,看了穀保對中農那不輸甲子園般扣人心弦的三場高中棒球聯賽冠軍賽。所以,我知道,黃志龍和謝榮豪,一定可以給我們精彩的表現。

黃志龍,今天的表現用完美來形容,大概也不為過。最快球速可達150km,平均速球約在143-145km左右。然後有一顆幅度很大的滑球,還有一顆位置大多太高但球速夠快也蠻好用的指叉球。配合上後方同樣無失誤完美守備的的野手,精準長傳的捕手陳家駒,最後超精彩的雙殺,造就了27上27下,一安打完封的精彩冠軍賽。

完美的守備加上黃志龍的壓制,是這場比賽獲勝最後的關鍵。而我們的攻擊也掌握了全場比賽唯一的機會,以往我們在看國際賽時,最常發生的就是關鍵時刻無法掌握,壘上有跑者送不回來,無法掌握少數的失投球等等,而對手則是相反。

這次一切不同了。三局下半,韓國隊一個失誤,林威廷上了二壘,連智淵抓準一顆偏高的變化球(是滑球嗎?)推到右外野,林威廷快馬加鞭衝回本壘,就這樣,全場唯一的一分。

韓國隊先發左投毫無疑問實力堅強,左投,速球球速一樣可上150km,滑球一樣有威力,控球也不差,能夠抓準全場少數的機會,打下一分,這一分,關鍵,而中華隊贏得毫不僥倖。

賽後,緯來在進廣告前很快的放出了祝賀的影片剪輯,看著看著,看著每個小朋友精彩的守備,看著陳家駒長傳狙殺,看著謝茗仁快腿精彩接殺,看著內野完美的兩次雙殺,最後配上黃志龍帥氣的握拳和三振後指本壘的動作,馬的,我的眼淚又差點要掉下來了。

天啊,我真是愛死棒球了。就像過去的每一次精彩比賽一樣,中華隊又給了我一個美好的夜晚。謝謝你們,中華青棒代表隊,你們真的好棒。

2007 第七屆亞洲青棒錦標賽冠軍:中華隊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三十篇:給球迷意見一個確實表達的管道

職棒打到現在十八年了,從七年全盛期之後,開始走下坡。其中2000平均觀戰人數為1676是最低點,總觀戰人數301671也是最低。然後每次職棒很糟糕時,總會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許多很棒的建議,我這次寫了三十天,其中能算的上是建議大概也有將近二十個左右,但是應該全然沒有新鮮事,我相信每一條都已經被寫過了,只是,我還能這樣亂七八糟寫,顯示中華職棒並沒有足夠的改進。

一個產品、一個企業,你的產品可能沒有辦法每次都令人消費者滿意,但是你要拿出你的誠意,讓你的使用者相信你有心在經營。對於已經買了的使用者,你要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對於還在觀望的使用者,你要把形象經營好。而當使用者提出意見時,不論你接受與否,最要緊的是,你要讓使用者相信你聽進去了。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九篇:棒球出版物到底可不可行?

這是來自「無可救藥的棒球迷」眾多意見中,我覺得可以拿出來討論的部份,其他部份我或多或少有在前面文章中提過,比如說關於球場的設計,就散見在其他文章中。球員的親切感這部份我覺得倒是還好,中華職棒的明星球員基本上都對球迷很友善,尤其是他們現在都知道球迷才是衣食父母,比球團還要了解情況。

製造話題的部份,這部份需要好的表現來支持,還需要媒體的經營,這兩個問題我之前也分過兩篇來討論過了。基本上這些都是有無相生的問題,你有精彩表現、自然會有對決話題,而有話題,自然媒體就會搶著報導,然後又會刺激更多話題,吸引更多球迷進場,這是個循環,問題是怎麼開始而已。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八篇:所謂的Fan Service

這次挑戰的命題,很明顯是仿卡爾維諾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六個備忘錄」,之前也有火星爺爺的「給下一個科學小飛俠的37個備忘錄」,我則幫之前翻譯的一篇文章命名為「給下一代iPhone的13個備忘錄」,只是想到中華職棒尚未結束,名為「給下一個中華職棒」似乎不甚妥當。

不過現在看來,似乎將題目改變雖不中亦不遠矣。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七篇:職棒簽賭放水到底要發生幾次?

這兩天的中信鯨球員涉嫌放水案件,又再次讓中華職棒受傷。好笑的是,王建民剛好在今天早上先發出戰老虎,八局丟兩分順利拿下第十五勝,前天則是亞青賽開打,首戰中華對日本,兩位投手聯手無安打完封對手。今天Yahoo的棒球運動新聞幾乎全被王建民的新聞取代,或許也是因為如此,所以這次放水案件似乎引起的話題沒有之前熱烈。

之前中華職棒抱怨王建民熱潮把球迷吸走,不過現在也是王建民的勝利,讓球迷能夠暫時忘卻中華職棒帶來的傷害。

如果你到棒球維基館搜尋職棒簽賭,可以找到台灣先後兩次簽賭案件的始末,還有一個黑虎事件。球迷都知道大聯盟有黑襪事件,日本職棒有黑霧事件,但是事件爆發後,在聯盟明快的處理之下,從此放水打假球事件絕跡,因為這些人知道,對於運動來說,放水是無論如何不可被原諒的基本原則,是一分為二、非黑即白的最嚴格的道德要求,你誠實,不然你就失去所有球迷、觀眾的信任。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六篇:棒球生涯的中斷

這個系列寫到現在,大約從第22篇開始,我就在胡言亂語,將題目帶到「我和棒球」這種小學生的作文題目上頭,然後使勁嚷嚷沒人留言,果然有成效,除了Paul和阿布之外,海哥兒、月鳥以及一些朋友也開始留言了,尤其是月鳥,一口氣就寫了五篇,不愧是去年的戰友,慶功宴當然是一定要的啊。

所以「我和棒球」這個小番外篇也不能永無止盡的這樣瞎掰下去,今天應該會是最後一篇,然後接下來四篇我會回歸到備忘錄這個主題,當作一個收尾(所以題目應該改為:給中華職棒的24個備忘錄..:P)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五篇:作為一個捕手

恩,進入倒數第六天啦,感謝Sunrise去年公益大仙的留言,是去年夏日傳說結交的損友好友中,繼海哥兒之後第二位留言的,感謝。還有ELSON阿祥分別在不同的站上留言鼓勵,也很感謝,我會繼續下去的。

昨天說到,我的守備位置,最後確認為捕手,雖然這並非我的第一志願,但是這的確是個很重要的守備位置,而且也頗適合我這種移動速度不快,但是喜歡動腦的人擔任。

蹲捕手的時間大約是兩三年(因為上了高中之後,幾乎沒有碰過棒球,不是課業太重,而是校內不準打),有些有趣的事情值得紀錄一下。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四篇:最頻繁打球的年代

首先,我要感謝海哥兒再次留言幫我打氣加油,不過,他列的負面教材,其實我大部分都寫了。另外,我今年寫的這種東西是要怎麼暴走啊,我也很想暴走啊,現在想來,去年的大暴走雖然累,但其實還真是過癮,每天不同球場、開車、吃東西、玩樂,爽。

回歸主題(其實已經不是主題的主題)。回到台北之後,我開始和國小的死黨一起去打棒球。他打的很好,事實上,他各項運動都很好,長得也蠻帥的,我們國中念不同學校,但是依然常常聯絡。我去他家時,偶爾會發現他生日時,收到的一大堆女生送的生日禮物,而我國中時大概連生日都沒有人知道。 Continue reading

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二十三篇:回到台北,開始打球

我回到台北唸書的時間是國小四年級的開學一週後。當時台北已經開學,但是基隆還沒有,所以我去上學時,當個轉學生初入陌生環境的痛苦,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總之,雖然我四年級就回到台北唸書,應該是再早一點我就從我爸那邊拿到我人生第一個手套:一個塑膠做的玩具手套。我似乎有拿過這個手套投過球,但是我已經沒有多大的印象,除了報紙棒球、棒球遊戲之外,我對於棒球的記憶似乎就直接跳到五年級去看職棒和加入一隻朋友的球隊。

第一場職棒是我國小死黨帶我去,地點是已經拆除的臺北市立棒球場,比賽是味全對統一,味全先攻,前幾局就拿下四分,羅世幸百分百上壘率,先發是誰,不記得,也不認識。我坐在三壘邊味全的加油區中,和同學及他爸爸、哥哥一起敲打啦啦棒、按著瓦斯汽笛加油。而四比零的歡樂,則是被統一一局一局慢慢饞食回來,沒有到再見安打這麼戲劇化的比賽,但最終味全是以四比五輸球。這是我看的第一場職棒比賽,也是看的第一場正式比賽。

順著我國小死黨的介紹,我在五年級也去上了兒童美語補習班,裡面其實蠻歡樂的,我對補習班的印象已經不是上課的內容,而是班主任(其實我猜大概也沒超過三十多少),有放了一櫃子的課外書,包括全套的亞森羅蘋,這才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