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Mr.Saturday 「台灣菁英人才的困境」有感

201201_select-93

先說,我並沒有要很具體的反駁或是辯證Mr.Saturday所寫這篇文章的論點或是想法。我只是讀完開頭,掃完全文以及看完底下有趣的回應之後,有些想法。

 我一直有個模糊的感覺,但我不是很確定是否為真。就是,當許多老闆、媒體或是一般民眾,在討論「台灣沒有軟體人才」或是「台灣出來創業(此指網路公司貨或是以技術為導向的starup)的人很少」時,我想的是,或許是因為「國防役」的制度造成的。

國防役是什麼?企業和一個研究所或博士班剛畢業的學生簽下一個四年合約,學生可以不用浪費兩年去當兵,在業界工作累積經驗和年資並領取遠高於當兵時的薪資報酬。企業可以一次綁住一個碩士或博士四年,好好使用這個人。

聽起來雙方互蒙其利,但我總覺得這就是台灣科技新創公司不如歐美的原因。

我的想法很簡單,一個人最青春熱血想要改變世界的年齡,多半集中在大學和剛畢業一兩年的時候。我也認為多數人應該同意,當一個年輕人出社會後磨練個三四年後,很容易被日復一日的繁重的工作,為人打工的辛酸,上級主管的折磨,而將這些理想或是熱情消磨殆盡。

讓我假設,你已經出社會工作約四年,此時,你心中想的是,我已經吸收了不少業界經驗,我來搞個什麼有趣的東西吧。還是,想辦法找到下一份薪水更好,待遇更好的工作?每日每夜的工作,你要付的帳單、貸款,會讓多數的人選擇後者。

於是你怎麼會訝異台灣沒有優異的軟體人才要來創立新的科技相關公司呢?多數優異的人才都被國防役吸收了啊。十年以前,媒體瘋狂報導的國防役進聯發科、台積電、聯電等大公司,四年後成為身價上千萬的科技新貴,這種新聞看多了,還在念書或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我大學時一直覺得很可惜,台灣最認真最會念書的一群人,跑去念醫。我絕對不是說念醫不好,我只是強烈懷疑每個去念醫的人是否喜歡或是和從事醫學相關工作。這群成績優異,認真努力又聰明的人沒有去思考或是有勇氣說,其實我想念物理,我想念化學,我想寫小說,我想畫畫,我想當廚師。

台灣會念書的小孩可悲的地方就在於,當你成績夠好時,你會被貼標籤要求說,為什麼要去搞那些東西,你成績這麼好,為什麼不去念醫/電機/資工/法律?

而等我工作了三四年後,當我想要做點什麼有趣的事情時,我心中想的則是,國防役真的害慘了台灣軟體業。

因為我寫程式的能力始終沒有達到一個ok的等級,所以我只能找有能力coding的人來一起搞一些我覺得有趣的玩意兒。但是我最好的朋友阿布(也是位軟體工程師)卻很難跟我一起找到願意不拿錢跟我一起這樣搞的人。不需要幫人扣帽子說,老闆不支付好待遇,人家為什麼要幫你。我可不記得Facebook開始的時候,那些初期開發者是拿了多好的pay加入。我甚至舉不出例子是現在可稱為成功或還不錯的新創公司,創辦人找partner有開出多好的條件。

我只能說,國防役把這些優秀人才心中狂熱的火焰都澆熄了。

這並不困難,四年的習慣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尤其是這四年你可能會有個穩定交往的對象,然後結婚,買房,生子。於是你就會變成像侯文詠所說的男人從動物變植物然後礦物。這沒有對錯,一個人追求自己以為的幸福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只是想說,如果沒有國防役這穩定又疲憊的四年,難道不會有更多衝動的人在工作兩年之後就想要趁年輕出來搞點什麼嗎?

Mr. Saturday說,菁英「從小接受零和教育,打敗同儕就是勝利」,我的想法比較沒那麼硬,我想的是,其實年輕人都有熱血的時候,只是生活的壓力和疲憊,把這些可能性都磨掉了。

我會這樣講國防役的影響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兩年年輕人出來弄新創公司的比例我覺得變高了。而我認為,兵役越來越短,國防役被研發替代役取代就是其中關鍵的影響。

因為兵役僅需一年,更多人願意忍一忍出來可以海闊天空。因為研發替代役需要先拿一年替代役預官、預士的薪水,然後再綁兩年,對於有資格申請的學生明顯誘因不比過往國防役的時代。

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先去當一年的兵然後去工作,兩年之後,有了一些實務經驗,熱情也還沒被生活耗損,自然創業的人就多了。

這是我心中醞釀很久的一個想法。完全沒經驗過驗證,可能是完全錯誤的概念。但是我一直很希望做這樣的調查和專題。作法並不難,只是很花時間。

而我心中另外一個想法是,其實優秀人才要或不要出來創業,或許最關鍵的還是在父母身上。唯有當父母從小就訓練小孩,你未來想做什麼都好,重點是你喜歡你快樂,而不是要賺錢養我或是讓我光宗耀祖,或許,我們才有機會真正看到台灣充滿創意和創業的一代。

不知怎麼著,我對此一點都不悲哀。大概是因為即便我有傳統的軍人爸爸和公務員媽媽,我依然被放縱從高中開始胡搞瞎搞直到現在也對各種事物充滿興趣,可以玩我想玩的事情,可以對我所有的興趣勇往直前吧。

我知道這很八股,但,人生不就是這樣?不管是否是菁英,我覺得關鍵還是,每個(年輕)人有沒有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要多數人有,剩下的自然就會跑出來了。

 

11 thoughts on “讀Mr.Saturday 「台灣菁英人才的困境」有感

  1. 國防役制度被企業綁四年, 被主管和繁重工作折磨
    , 磨光熱情和理想。(現在為研替綁三年,許多制度也不一樣)  假如是這樣,我覺得創業會磨得更快,那壓力跟工作更重。我覺得當兵對想創業的人來說很浪費時間,而綁下來的這些時間真的有點太長但我也覺得能讓在裡面了解一家有能力的公司如何經營(就算是一小部分),再出發創業也是件好事。因為出來的時候至少具備一些能力、經驗、資金和人脈。

    • 同意,如果四年可以磨掉熱情跟理想,這種人即使創業也可能不太會成功…創業的現實更讓人蛋疼啊

    •  同意+1,會創業的人不會被國防役四年給澆熄…如果因此會安逸,那創業也是相當危險的;我反而認為不要一畢業就去創業,創業前先到業界打滾個三五年多認識人脈與業界語言,我覺得成功率反而更高吧?

    • 諸位都沒說錯。只是我有感而發很多強者都窩在安逸的環境中。

      當然,沒錯,如果沒那個熱情,就算沒國防役也不會出來創業,出來也是等死。但是很現實的是,十年前國防役是個極具誘惑的選項,除非是打定主意要出國的人,不然理工科大學生多數都是目標先考研究所然後挑選國防役。

      另外一個現實是,四年真的可以改變很多。尤其是這四年中如果你不小心背了房貸、車貸、結婚之後….。

      環境和氛圍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如非如此,Sean Parker也不會叫Mark Zuckerberg要把公司搬去西岸加州了。

      這兩個想法(國防役有或沒有影響),我覺得目前沒有數據可以論證,所以硬要認真辯論下去也無法有太多交集。我其實心理是認同留言在這裡的三位想法,只是當有同事問我為什麼台灣網路創業的熱潮似乎在02-06年沒有跟上美國Web 2.0,而這兩年怎麼變多時,我想的某種可能就是了。

  2. 國防役只是取代那個不合理的兵役制度而已. 為什麼兵役會是這樣的制度? 為什麼要改變它這麼難? 這都要指向某個政黨, 某個想反攻大陸的軍閥. 整篇不提問題的根源 (兵役制度), 說替代方案抹滅熱情, 難道去當兩年甚至三年的兵, 抹滅熱情順便變笨, 對台灣才有幫助嗎?

    這篇文章說, 現在很成功的那些公司, 新創的時候pay沒有很好, 可是台灣卻沒有人願意投入原PO的公司. 這種推給環境的論點也很好笑, 人家老闆有專業, 人格魅力, 還有獨到的idea啊; 微軟和蘋果都是這樣, 反觀台灣的老闆, 一個個都幻想自己是賈伯斯再世, 然後怪年輕人沒有慧眼, 不肯為老闆犧牲.

    • Dear Owen
      1.當四年的國防役跟當兩年的兵,在時間上還是有差別的。說當兵會變笨也只有在那個時期而已,那個時期多數人滿腦子想的只有放假跟退伍,其他都不是很重要。但退伍之後多數人智商又會回復的,不然難道社會有當過兵的人現在都是笨蛋?。

      2.我並沒有說要推給環境。至於後面那些你的說法,我沒有這樣說也沒這樣想,就留給你自由發揮了。

  3. 卻很難跟我一起找到願意不拿錢跟我一起這樣搞的人。不需要幫人扣帽子說,老闆不支付好待遇,人家為什麼要幫你。我可不記得Facebook開始的時候,那些初期開發者是拿了多好的pay加入。我甚至舉不出例子是現在可稱為成功或還不錯的新創公司,創辦人找partner有開出多好的條件。

  4. 沒別的意思, 我祝福你, 早點找到 “願意不拿錢跟我一起這樣搞的人”. 如果你跟那些 “現在可稱為成功或還不錯的新創公司” 的創辦人的能力與氣量差不多, 你們的成果也會差不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