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一定要看的精彩小說–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封面

先前說過,結局出乎意料的書難找,而寫得好的更難。歷史學家可能結局沒那麼複雜(但敘事的複雜度不惶多讓),而且即便是本大部頭,也依然無損於它的魅力。尤其是從第二部之後,整本書如同唐諾在「到墳場的車票」書中導讀的標題一樣–「繫好安全帶,我們要起飛了。」

很多新出的小說為了行銷,都會拿來和某些成名鉅作相比。寫奇幻的一樣要拿摩戒相比,寫兒童幻想的假想敵是哈利波特,而歷史推理,當然要拿「達文西密碼」相提並論。(不然要比「時間的女兒」嗎?)

不論是以小說的水準(Salon.com書評第三段:相對於丹布朗加了過多咖啡因的健怡可樂,這是一瓶上好的波爾多紅酒。),或者是販售數據(上市一週即打敗《達文西密碼》,勇奪暢銷書排行榜冠軍寶座,賣超500萬冊,40國書店瘋狂補書中……),都可以看得出來達文西密碼雖然毀譽參半(電影出來之後毀的那半恐怕更多了點),但是超級暢銷書的形象,絕對讓它成為這類型小說的一個指標。

撇去「達文西密碼」和「歷史學家」兩者之間都帶有濃厚尋寶解迷意味的相同之處,其實「歷史學家」在敘事手法上,的的確確比「達文西密碼」複雜了不只一籌。當然小說的最高指導原則還是好看,所以雖然「達文西密碼」玩弄符號、宗教和歷史來成就其故事精彩度,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節奏掌握,故事流暢度,和角色英雄化的設計上,「達文西密碼」有相當精彩的水準表現,也因此它對我而言是本非常好看的小說。

有種小說,你會迫不急待想要讀到結局,忍不住一頁接一頁翻下去,「達文西密碼」,昨晚硬是翻完的「去問人頭吧」,都屬於此類。而有種小說,你會有點害怕看到結局,不是因為故事恐怖、悲傷,而是你不希望這個故事就這樣說完,你希望有個結局,但又希望當你想到時,故事又會繼續下去。

我在看完第一部,也就是敘事少女發現父親留下來的信,表示她父親保羅出發去尋她的母親時,突然就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完全領悟了唐諾在「到墳場的車票」導讀中所說的「真正開始驚心動魄,開始『起飛』的時刻」想要表達的意思。

小說前半段花了一百六十幾頁在鋪陳,甚至有點囉唆,保羅和羅熙教授故事要講不講懸而未決,保羅在當時(1972)的行為也有點鬼鬼祟祟。但至此,一切準備已經正式就位,小說起飛,之前你還可以因為厚重的書本,繁複的語句而停下閱讀的腳步,但第一部結束,我發現我渴望在各種時刻來繼續閱讀下去。

「歷史學家」的敘事的確相當複雜。光是不包含這整個故事是敘事者在倒敘這個部份的話,小說就已經有三條主軸:現在(1972),敘事者和巴利在追尋自己的父親;過去(約1950’s),保羅和海倫在尋找羅熙教授的去向和卓九勒真正的墳墓;更遠的過去(約1930’s),羅熙教授尋找卓九勒的過程。

三條線在時間軸上並沒有交錯,而且有著明確的先後順利。但是透過大量的書信體、故事描述,以及高超的劇情設計技巧,Kostova讓三條故事主軸同時發展,偶爾互有糾纏,但先發生的故事並不會對後來的故事情節有所揭露,而且讓閱讀的情訊順暢自在的移動在三條故事線上面。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剛看完小說,就再重新翻閱一次「歷史學家」

我看到不少讀者的反應是,前面2/3相當好,但結局很令人失望,我倒是不這麼覺得。我之前已經提過,有些小說你並不希望這個故事說完,「歷史學家」就是這樣。

看到一半左右,我就覺得這本書最好是沒有結局,或者如同馬修史卡德系列一樣,雖然有至少維持推理小說鬆散架構,並符合多數讀者期待公平正義的簡易結果,但實際上多數卜洛克想說的話,早在書中史卡德踰踰獨行並在腦中長篇大論自言自語於紐約街頭時就結束了。你翻到書後看結尾,大概也只看得到一個半開放的結局。

所以「歷史學家」這本小說的重點並非在於結局,即便Kostova她努力在皆大歡喜的故事結局之後,狀似狗尾續貂的補上了一段尾聲和想像,但其實重要的本來就不是最後這幾頁。而是六百多頁來,作者帶領著我們一同追尋卓九勒 / 羅熙教授 / 保羅的過程,一路從1920甚至上殺到西元1000年左右,然後持續追到1972 年。一路從美國、英國、然後橫越整個歐洲大陸,深入冷戰時期鐵幕的地理冒險追尋過程。

有了這些豐富的人文歷史、地理風情、民俗掌故伴隨,加上恐怖故事吸血鬼的主軸,以及許多豐富感情的隨侍,讓小說的結局變得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整個過程實在太過美妙,就像生命一樣,我們不是在期待結果,而是欣賞旅程中的每時每刻所有的過程。「歷史學家」的好看,不需要到結局早就已經鏗然定型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