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聽音樂

有了Airpods之後,不管是第一代或是現在的Airpods Pro,我多半的時候其實都在聽podcast。昨天從一場活動慢慢搭捷運然後走回家的路上,或許也是因為累了有點不想繼續聽到講話的聲音,所以打開了Spotify選了一些較熱鬧的樂團歌曲,長按耳機,啟動了降噪模式,突然之間,我感覺彷彿自己在看電視影集一般,人走在台北街頭,耳朵卻傳來我喜歡的各首曲子。

從滅火器、縱貫線、Empty ORio、美秀集團、拍謝少年和胖虎,我差點想要這樣一路走上長長幾十分鐘到幾小時的路。不過如果真要這樣,那我幹嘛還坐捷運,從台北市的西邊一路走到東邊不就好了?

想了想,也就上樓,倒了一杯Rachel Barrie剛接手BenRiach的三桶10年,總感覺跟前陣子喝到的新版三桶10年很不同,但實在提不起勁再做什麼橫向品飲,看了看球賽,也就滿意的結束此夜。

為什麼我喜歡張雨生

201606010 tom chang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喜歡張雨生。

仔細想想,他走的時候才31歲,但是從他退伍之後,在七年之間,他寫了〈帶我去月球〉、〈自由歌〉,做了一張在1994年的臺灣國語唱片界只能用瘋狂來形容的《卡拉OK Live台北我》。

然後他做了《白色才情》、他做了《吻我吧娜娜》,他一手打造了張惠妹前兩張經典的專輯,然後做了他最後一張專輯,一張商業和實驗融合漂亮的經典:《口是心非》。

那個年代,根本不流行所謂的創作歌手。那個年代,國語歌曲的主流是男歡女愛是四大天王。那個年代,大家還期待他唱〈我的未來不是夢〉。

然後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Continue reading

不知不覺的往前走?

不知不覺,來到新公司也過了四個月多月。不知不覺,每天下班看中國的財經網站、日本共同社和朝鮮日報寫亞洲財經網摘,隔天清晨七點起床看CNBC、彭博、BusinessWeek、路透、WSJ寫歐美財經網摘,八點送稿的日子,也過了四個禮拜(還是更久??)。不知不覺,時間一直在走。就像我才記得我剛剛去看了秦小雅招待我們的SBL開幕戰,怎麼一晃眼,連冠軍戰都打完了?

S說,我的文章有溫度;V跟人家介紹我時,說我是個文青呢;其實我猜想我大概還是跟大四的我一樣,渴望著可以依賴而全心投入的人,遍尋不著,所以只好往文字上排遣。

09年Oasis來台時,Kok買新CD送的海報現在貼在我的牆上,好笑的是在去他們演唱會之前,我甚至沒好好聽過Oasis的歌,原因大概是身為一個吉他英雄的fans,怎麼可以去喜歡英搖呢?(但更好笑的是,我一樣有U2 CD,超愛Queen,The Rolling Stone,當然,還有The Beatles…)

但是現在他們在台北現場會上唱過的歌曲,我卻每首都耳熟能詳。
Continue reading

練吉他是好事

Me Play Guitar

話說我吉他課一上三年,但是進步龜速。兩週前我去上課時,終於有不小心編了點什麼東西去,難得獲得胖子說,呦,還有ending耶,這麼屌。(請注意這個戲謔語氣)然後我就說,因為失業了,胖子說,你早該這樣了….= =。

好,重點是藍調

目前上一本Blues You Can Use by John Ganapes,算是一本由簡入深的教材,但是以我們那種上法,我想大概沒有一章可以是簡單的…更。

本週進度已經來到了Lesson 5,課堂練習是Double Stop Stomp,就是找機會一起彈雙音就是了。老樣子,彈玩範例只是暖身而已,照慣例是要編一段藍調12小節出來的,希望明天上課能夠過關….。

btw, 52度的台灣燒酒有猛到。

如燕盤旋而來的思念,從未忘懷的張雨生(一)

我喜歡張雨生,張雨生是過去到現在我最喜歡的華語男歌手、音樂人和詞曲作者。

我無法克制每次我看完PTT(原本在小魚)張雨生版之後,那種洶湧而上心頭的惆悵和悲傷。稍能平撫情緒的方法是找些寶哥的歌來聽,但這無疑是另類的飲鴆止渴,因為我往往是心情舒暢沒一會,又會開始為之後沒有雨生新歌感到遺憾。於是,這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到現在,如燕盤旋而來的思念,到現在我還沒有完全聽完過一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