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Review:如果那天我沒死

這是一本你會很想要一口氣看完的小說,毫無疑問。

我之前在誠品被它的書腰宣傳刺激過很多次(巴黎捷運最多人閱讀的外文小說!),但是總是提不勁來翻閱,後來在Taaze看到二手書上架,就買了回來讀讀看。

「真好看」是第一直覺印象,而那種規劃縝密但又有人性於其中的特殊風味,除了讓我忍不住一頁翻一頁之外,又讓我偶而會想要停下手指,看慢一點,想想看,如果自己置身於其中,會發生什麼樣其他選擇。

故事並不算複雜,一位華爾街律師遇上老婆外遇,然後不小心犯下大錯後,開始一連串縝密活動規劃下一步。你幾乎就是看著真正的「壞人」在犯案,但是你卻忍不住擔心主角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這種早早就讓你知道兇手是誰的小說在悠久的推理小說歷史中並不少見,但能否寫得好一直都是功力如何的直接證據。

我想了很久,到底這本書為什麼會得到我說「好看」的評價。簡單來說,大概是因為「如果那天我沒死」這個書名本身就很有隱喻和雙關的味道存在;再來就是作者甘迺迪描寫的一切細節都令人感到真有所本,然後所有的故事都有如水到渠成一樣自動把內容拼在一起,你很快就會在其中了解到人生的荒謬,和最終到底該去哪裡尋找解決的大哉問。

而相信我,如果你沒有一口氣看完這本書的話,應該是會不斷念茲在茲的想念。

Book Review:紅色手指

闔上本書之後,第一個念頭是,啊,不愧是東野圭吾的小說。

我的意思是東野圭吾從來也不會單純的只是把推理寫成推理,即便裡面可能會有一些很本格派的東西,但他一定要把社會問題、親情、友情、家庭等等寫在裡面,然後情節峰迴路轉,等到你以為你已經安然猜到結局答案時,他再默默在旁緩緩冷語道破你沒注意到的真正人性。

東野和我另外一個也很喜歡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橫山秀夫有點類似,但是又更溫暖一些。如果我思緒正常可以承受壓力時,我多半是比較喜歡更冷硬派一些的橫山秀夫,但如果你心裡挫折難過的話,東野圭吾還是比較適合一些。

赤色手指被算是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的前傳。(附帶一提,這本書我是在Taaze買的二手書,雖然上次詐騙集團拿到我在Taaze買書的資料,但因為二手書便宜,所以我還是之後又陸續買了一些書。)加賀在裡面依然神勇無比,總是能夠從枝微末節看出菜鳥刑事一科刑警沒看出來的細節,而且不但言之有理,還有洞視一切的細膩心態,讓辦案不只是查出兇手(對,還是有人死了),而是把它還給有理由的人。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