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結束的WBC棒球美夢

(Photo Credit:痞客邦運動邦)

14:0 七局被Call game?隨著時間的過去、昨夜的激情慢慢降溫,我看著古巴不斷追加的分數和持續用各種奇怪姿勢把球轟上外野觀眾席。今晚我一個人呆坐在客廳看著公視HD的轉播,沒有廣告的公視此時反而讓我沒有逃避放鬆的空間,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計分板上中華隊連續的零和古巴不斷的得分,心中想著這真的是同一支球隊嗎?

當然,這是同一支球隊。七天前開始他們帶給了我們一整週無窮的希望和全台的狂喜,只是今天彷彿是過了12點的灰姑娘,魔法消失,我們看著他們在現場被一球球宰割,親眼看著一場大屠殺在眼前上演。

我從來不把一場比賽當做一支球隊絕對的強弱指標,棒球不是這樣看。就算我們是一支跟古巴對打勝率是三成的球隊好了,就算我們跟古巴打七戰四勝的系列,我們依然有機會可以橫掃他們,而只要你是球迷,你就會期待這種機率發生。就像2004年的美聯冠軍賽第五場在Fenway Park現場的球迷期待的一樣。

我比較在意的,其實是我們有沒有能夠改進這1分和14分的環境。

Continue reading

一個棒球主播哭了之後

我從東區慢慢坐捷運轉公車回到家,那漫漫40幾分鐘的路上不停在想,好些人看到徐展元轉播落淚時而感到莫名不解,但我相信那些展元口中「喜愛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就睡不著覺,甚至就會活不下去的棒球痴、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卻一定都懂為什麼。

輸球的晉級,贏球的卻打包回家,這真的是很有意思。

每當有人問我棒球好看在哪裡時,我總是有點羞於說出心中的想法。因為我腦中第一直覺總是:因為棒球跟人生好像。

Continue reading

Book Review:北京奧運棒球觀戰指南

2008北京奧運 棒球觀戰指南
(credit:博客來)
我真沒想到出國前一天,我還要來還債。

7/31,離我的美國千里行還有十三天,我收到Pixnet阿東的來信,詢問「北京奧運棒球觀戰指南」一書有無興趣,於是我再次手賤的伸手索取(好像沒有一次忘記舉手耶)。

上週二我收到書,但是整個禮拜我都快忙翻了,一堆稿債要趕在出國前還,還有一堆事情準備,產品要借要還,而阿東又下令這篇review一定要在奧運棒球開打前出爐。一向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我,自然又是拖到了最後一天,最後一刻,趕完了公司欠下最後一篇稿債,這才再次打開Dreamweaver,混他個奮筆疾書幾百字吧。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奧運棒球資格賽,八搶三中華對澳洲賽後雜感


(圖片來源:中央社

前天中加戰賽後我開頭寫了似乎我看的比賽總是輸多贏少,結果今天同業朋友紛紛勸阻我今日再次南下前往現場看球。而今天雖然贏了澳洲爽快非常,但是似乎也坐實了我現場看球輸多贏少的說法,這也算是某種魔咒嗎?

實話實說,賽前我認為這場比賽僅是五五波,因為前一場被逆轉輸球,絕對對士氣有影響,加上中華隊一向不以打擊見長,於是是成是敗,我相信都在投手上面(其實哪次國際賽中華隊不是靠強投勝於猛打呢?),然後,陽建福再次證明了他在大賽的抗壓力和實力。

其實沒有什麼其他選擇的調度

還是先講調度,如果這是職棒比賽,讓陽建福在投完八局用了九十幾球之後,依然上場投第九局基本上是個很少見的玩法,但是我們知道中華隊在國際賽一向都會有令人驚奇的護法強投出現,這些強投在只打一場定生死的比賽中,往往可以有壓倒性的表現。而今天陽建福的表現被展元封為台灣真男人,加上帶著4分的領先,讓他試著投第九局是可以理解,不強求完封,而是陽建福當時有氣勢有體力,順勢打下去是運動的基本道理。
Continue reading

現場看棒球最讓我難以忍受的兩件事

我一直很討厭台灣棒球迷兩個行為,一個是在國際賽事場上唱亞特蘭大勇士隊的戰歌(而且在對美國的時候唱更尷尬),另外一個則是不爽的時候就把所有周圍抓得起來的東西往場內丟。而今天則是兩個都出現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台灣明明有那麼多歌曲,而我個人一直很喜歡能夠拿原住民的戰舞戰歌出來改編,但是到了場上,球迷還是只會唱別的國家職業棒球隊的戰歌,而且沒什麼人覺得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今天我寧願拼命拍手,吼叫羅國輝的名字到喉嚨嘶啞,但是我也不想唱那首歌。

至於丟東西到場內,其實我個人是覺得今天現場駐紮的警察太少了,根本就應該全程錄影蒐證,然後把丟東西的人全部請到場外去,順便找個法條函送,只要弄個一兩次,花個幾百元入場的人就會知道他們買票付費的部分,並沒有包含往場內丟東西的那一段。

至於什麼時候台灣做這兩件事的球迷會改變,我不知道該期待到何時。

北京奧運棒球資格賽,八搶三中加戰賽後雜感


(圖片來源:中央社

我每次看到支持的球隊輸球的比賽,就會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很衰,尤其是通常輸球的比賽記憶都會比較深刻,更讓我有看球「輸多贏少」的感覺。但是每次看完一場輸球的比賽,心中的感想往往會比較多,悲劇,總是贏得較多感慨、較多回味。

我覺得我看一場比賽的賽後感想,會偏重在於教練的方向,會有點類似統計的概念。也就是說,在統計的概念中,單一事例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樣本夠大,分析才有意義。而我看賽後方式,則是不會太過於著重某一個特殊的play,重點是在於教練的調度和球員的整體表現。

教練的職責在於,嚴格的執行自己和球員之間的計畫,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派上適當的選手,然後試圖在關鍵的時候,給予選手指導,激勵他們發揮最佳的表現。

當然,說起來很容易。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奧運棒球資格賽,八搶三熱身賽中華對中信雜感


(圖片來源:中華職棒大聯盟)

今天是228紀念日,敝公司在放假前一天,老闆還發了封信給其他各國分公司,除了說明天台灣分公司休假之外,還順便解釋了228了由來,非常的認真,認真到讓我們底下人只好拿來當吃羊肉爐時的閒談。

而因為放假,所以我才會有時間在六點半的時候打開電視看了一下將在3/7展開的八搶三北京奧運資格賽的熱身賽第三場,中華對中信。其實前兩場我也不是沒辦法看,有了TIVO,想什麼時候看都可以。而特地從今天開始看的原因無他,「老外」張誌家是今日表排先發。

Continue reading

亞錦賽中日戰照片slideshow

好酷的跳姿....
前天說過我會把我用Canon 20D+Sigma 18-200mm OS這顆W大好心借我的旅遊鏡拍的照片整理之後放上來,第一張4GB Extreme III記憶卡中拍的照片約1200張,我選了165張上傳,第二張創見的2GB卡大概還有五百張左右,還沒空整理,預計這兩天來處理。12/8更新,已全部上傳完畢,共245張,請大家笑納。

標題和描述都還沒空弄,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在照片下方留言(like my brother did),我會參考使用。感謝
Continue reading

亞錦賽中日之戰雜感

陳金鋒兩分砲五局結束的時候,我寫下了原本的標題:「好看的比賽」,九局打完後,我實在有點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用原來的標題。

怎麼看,10:2的結果的比數都不能稱得上是精采的比賽,但是如果這樣認定是場無聊比賽,似乎又有點對不起阿福前六局精采的表現。

從某個角度來看,2007年亞錦賽中韓和中日這兩場比賽,中華隊的表現都有類似的情況:比賽前半能夠咬住,先發投手和野手精神灌注,雖然賽前不看好,但是卻依然能夠帶給球迷驕傲和無窮的希望。不過卻總在某個時間點過後,彷彿過了十二點的灰姑娘,馬車變回南瓜,公主變回村姑,中華隊變回…中華隊?

縱論中韓和中日,我們可以很輕鬆簡單把責任歸咎在投手調度上,謝長亨的調度在某方面來說並不算差,至少他很堅持自己的投手調度哲學,包括在關鍵時刻用倪福德來面對幾個左打,先用耿胖當setup man然後派上曹錦輝守最後一關。對於一個教練來說,我個人是很尊重他能夠堅持自己的教練哲學,我們如果當純以結果論、以勝敗論英雄的話,對於每一個當中華隊教練的人,都太殘酷了。

不過,即便如此,我依然無法同意謝長亨/郭泰源的調度。
Continue reading

亞錦賽,開打!中華隊,加油!

不管之前的風風雨雨,再過不到十個小時,關係明年奧運棒球項目門票的亞錦賽,即將於洲際棒球場開打。托李大哥之福,我和Rach都有票可進現場看球(謝阿布這個遜腳不去,真遜)。

目前三強的24人名單為:

中華隊:
投手(9人):林恩宇、林英傑、許銘傑、沈鈺傑、倪福德、耿伯軒、陽建福、曹錦輝、黃俊中
捕手(3人):葉君璋、陳峰民、高志綱
內野手(7人):謝佳賢、高國慶、林智勝、張泰山、胡金龍、陽仲壽、陽森
外野手(5人):彭政閔、陳金鋒、張建銘、潘武雄、劉芙豪

和我推測相比,潘武雄和陳峰民留了下來,增菘瑋和羅國輝被淘汰。增菘瑋被淘汰也算可預料,因為他在世界盃的表現的確有點令人訝異,羅國輝之前被媒體捧的太高,稱小陳金鋒(那陳鏞基勒),但是在世界盃中嚴格說來表現不算特別突出,不過我對於他守中外野的肩力還是外野手中最有信心的。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