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喜歡張雨生

201606010 tom chang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喜歡張雨生。

仔細想想,他走的時候才31歲,但是從他退伍之後,在七年之間,他寫了〈帶我去月球〉、〈自由歌〉,做了一張在1994年的臺灣國語唱片界只能用瘋狂來形容的《卡拉OK Live台北我》。

然後他做了《白色才情》、他做了《吻我吧娜娜》,他一手打造了張惠妹前兩張經典的專輯,然後做了他最後一張專輯,一張商業和實驗融合漂亮的經典:《口是心非》。

那個年代,根本不流行所謂的創作歌手。那個年代,國語歌曲的主流是男歡女愛是四大天王。那個年代,大家還期待他唱〈我的未來不是夢〉。

然後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如果我要做,那我就應該要做,比以前更好。。」

朋友問我,這些歌詞都是他寫的?

我點點頭,說,這才叫做文青。

「當你平躺下來 我便成了河
迴繞你的頸間 在你唇邊乾涸
竊想你的眼神 我戀戀不捨
聚為一泓泉水 深邃清澈」

談到中西融合的音樂,他寫下〈後窗〉

「我想化身作一隻青鳥 偎著窗欞盼她回眸笑
在眉羽之間啼吟她的羞嬌 直把眼前作蓬萊仙島」

〈愛過了頭〉,他到底在寫詩還是寫詞啊,我總是忍不住想。

「夢睡成花朵 你吹來季風 誰能稀釋愛情釀的酒
如果我放手 所有寂寞堆在我身後 五官擁擠出傷痛」

想到〈兄弟呀〉,他說:

「兄弟呀 我有多麼的愛你
雖然蹉跎至今不敢表明
兄弟呀 我有多麼關心你
雖然聚少離多難以親近」

然後他知道我們一直想著他,他問我們:

「你跟得上我吧
你還習慣我吧
多少紅塵情愫 卻越來越荒涼」

於是最後的最後,我說:

「你給我安慰 我不至頹廢
你寬容慈悲 我能振翅高飛
你卻功成身退 我不及言謝
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而每一次,我聽到最後一句,我都忍不住默默擦乾眼角的淚,覆頌著: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寶哥,謝謝你。50歲生日快樂。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