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開始的第三天,除了中間有很多人找我談事情之外,我彷彿又回到了2011年初加入商周的感覺。
當然差別還是有,因為畢竟商周是大公司,我必須要先弄好一些文件跑一些部門,然後跟著開一堆會熟悉環境,剩下的時間才是想我要做什麼(對,那時候因為只有我跟我老闆兩個人是純粹要弄新網站的人,所以我們都在想我們要做什麼。)。
而我昨天走進新的辦公室,跟Joey還有中哥以及Frank打完招呼後,就立馬開始處理我已經累積了兩週多的事情。看大家寄給我的範例文章、找資料、弄FB、討論網站,吧啦吧啦。等到我剛剛把所有該回的信回完時,一回神就已經六點半了。
很多朋友在我週六貼完「Farewell,商業周刊. Hello, The News Lens」這篇文章後,就用各種管道問我我到底要做什麼事業。還有很多人認為我第二天拍的杯子蛋糕是我的新事業。(那是朋友的店,但還是很歡迎大家捧場。)
其實在我上篇文章中就提到了,我要做的是一個媒體實驗,一個跟現在新媒體可能會有點不一樣的東西。
簡單來說,我們想要做一個新聞評論網站。一個蒐集各種網路上值得分享討論的資訊,一個提供一個事件背後各種不同觀點的媒體平台。
我的感覺是這像是一個有傳統媒體對於說故事和包裝議題的掌控能力,然後用「新」的格式來呈現。
你或許會問,這跟天下獨立評論有什麼不同?這跟商業周刊網站有什麼不同?這跟想想論壇有什麼不同?這跟專業鄉民出沒的PTT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想法是,相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在做的事情都是蒐集外稿作者,集合各種意見。而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沒有天下、商周品牌的包袱,我們沒有想想論壇政黨顏色的包袱,我們和PTT相比,是一個經過編輯篩選、包裝、整理過的內容網站。
對,編輯。一個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已經掛在身上九年多的頭銜,但直到最近我才真正開始思考所謂的編輯在幹嘛。
之前的老闆跟我說他覺得編輯是一個搭橋的工作,要用最效率的方式傳遞最有價值的資訊。這是一個很簡單明瞭的解釋。橋搭得好,讀者就能夠輕易吸收他們需要的資訊,而若橋搭得不好,大家就會讀得很痛苦,或是根本就不來讀了。
所以從一開始,我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找到合適的編輯。
3月初我跟Tenz在聊天,他要我把對於新網站編輯的需求開出來,他或許可以幫忙問問。
我寫出了下面東西:
工作內容:
1. 尋找各種領域外稿作者
2. 包裝議題,決定標題
3. 經營社群網站
4. 規劃網站頻道
5. 寫每日新聞摘要整理
具備專長:
1.3-5年媒體工作經驗
2. 對各種新聞議題高度敏感,能判斷哪種議題吸引讀者
3. FB粉絲頁經營能力
4. 能夠主動挖掘外稿作者,並和作者溝通協調
5. 良好英文能力能整理編輯每日外電新聞
6. 和技術人員溝通以設計規劃新的頻道內容
7. 對於網路技術如HTML、CSS有一定了解
8. 最好擁有自己的部落格
結果被一堆朋友罵,說我要找超人。我覺得超無辜,因為畢竟這就是我之前每天在做的工作啊,我可不覺得自己是超人。
回過頭來說,雖然我真的很想要一個超人,但這實在太不切實際了。所以我希望能夠找一個對於新聞時事有敏感度,最好是有待過傳統媒體,然後興趣廣泛、熱愛各種新事務、對於網路又有足夠熟悉度的人。
而如果我心中所期待的仔細寫成Job description的話,的確就變成上面那個看起來有點變態的要求。
這個編輯工作會很有趣,因為我們的彈性很大,而且我們需要尋找非常多不同意見、不同觀點的作者一起來在這個平台上對話,而編輯需要幫忙定位、溝通協調還有包裝整理下標。他的工作如果做的好的話,我們的內容或許可以發揮數倍或數十倍的威力。
好友健則提醒我,超人也是要吃飯的,而我們預計要給這位不用穿紅內褲的超人薪資是35K-45K,視資歷而定。另外除了每間新創公司都有的好處,如不用打卡,上班時間彈性,老闆常常會請吃小點心喝啤酒之外,還有有前布魯日咖啡首席咖啡手每天親手手沖咖啡等等。
如果你對於打造這種新+舊媒體混合的內容網站有興趣,歡迎,隨時聯絡我。如果你覺得你心中有非常適合的人選,也歡迎推薦給我。
感謝大家。
mario [at] thenewslens.com
ps.好友健則提醒我要寫薪資福利,補充在上面。
加油。
感謝支持!
mario的冰拿鐵超好喝阿~~(亂入) 加油!!!
感覺非常棒! 支持!
筆者點出了我一直以來在尋找的媒體。
我也是編輯背景,希望可以早日看見這樣的平台誕生 🙂
網站已經上線囉~
http://www.thenewslens.com/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