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事情很多,煩惱很多,沒有太多時間看新聞,自然,也是等到了Z9專欄那邊快手快腳寫了關於陳為廷事件的討論之後,我才開始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然後直到剛剛才看完了那完整的15分鐘影片。
然後我看了各路人馬的評論,包含彭明輝、李家同(不管他是不是被媒體誘導)、新頭殼、清大的道歉(其實從我在那裡四年的經驗,我一點都不訝異,因為我那四年也經歷過學校高級長官那種官僚的態度)、王丹的聲援、當訓導主任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還是政大學生的獨立記者楊虔豪等等。我開始想,如果我是有機會站上教育委員會備詢台的陳為廷,我會怎麼做。
我想不出來。
畢竟,我沒有在冷風中,去教育部想要表達我的意見,確保主導教育政策的部長有聽到我的意見,卻要面對一群鎮暴警察的恐懼;畢竟我沒有在還是學生的時候,收到學校「關心」我們去參加社會運動「冷不冷」;畢竟我不是即將要畢業或是剛畢業卻背著很高學貸,然後只能拿22K起薪的學生。
我並不支持任何一種暴力或是不合理的事情,但我覺得民主國家應該要保有這種讓每一位公民都可以直接對於任何一位官員提問質疑的權力。
洪秀柱的言論最讓人惱怒的是,立委到底是有多了不起?官員到底是有多偉大?
我們需要立委的原因是代議制度是比較符合經濟效用,所以委託一位我們信賴,不會違反我們利益的人去幫我們說話,這意思從來也不是說立法委員高於任何公民一等。如果以出錢的人是老闆來看,根本就是反過來才是。
同樣的,官員是公民委任來幫我們做事情的專業人士,我們應該尊重專業,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對於他們的判斷和決定有所質疑?
陳水扁當台北市長的時候我還在念高中,很多事情我懵懵懂懂。但我一直印象深刻,他開了一個週三市民可以直接去市政府找他對話的管道。姑且不論這個是否可稱得上政績,但這種讓市民有投訴管道可上達天聽我認為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理念。
我們理所當然應該能夠有管道對任何一位政府內的政務官員以及民選立委表達我們的意見,他們理所當然應該要對我們的意見要表達傾聽的態度(至於有沒有聽進去另外一回事)。
所以,或許陳為廷的態度比較激昂,但是讓對這個議題有想法有理念的公民(不管他是不是學生身分)對負責該政策的主管官員提出質疑和意見,以我來說,根本是正當到不行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