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Nike LunarGlide+和Nike SportBand

首先,這兩週都一直下雨,所以上次跑深坑似乎就是最近跑步的一次。雖然這樣說來我早就單週跑超過十公里,也消耗掉超過1000卡路里,但是實在不是這一週發生的時間,而且之前都是用iPhone 3GS裡面的Nike+iPod,沒有用到SportBand,實在不好意思就這樣寫一篇充數。

但是你知道,下雨啊,跑起來會滑啊,而且上週有颱風啊。

當然,這些都是藉口。

只是眼見期限即將來到,混過週間發表加70分的時間,還是要趕在週末最後一個小時來混個50分才好。

週末依然下著綿綿細雨,換上我的球褲和Nike LunarGlide+,戴上SportBand和自己的iPhone 3G,開啟Runkeeper Free取代Nike+iPod,出門迎著涼風秋雨開始跑起政大環校路線。

SportBand我去年就用過一支,除了顏色之外,功能和造型完全沒有改變。你把感應器放進鞋底,然後把戴上SportBand,按住上面大大的按鈕,它會提示你走幾步路來讓感應器和SportBand Link連在一起。

它總共有個顯示項目:距離、速度、時間和卡路里,最後一項應該是會和你電腦端軟體輸入的體重有關連


Nike+ Utiltiy的設定介面


時間除了可手動調整之外,也可和電腦同步(但是不能在Link上直接調整)

雖然我帶著SportBand,但我同時我依然帶著我的iPhone,因為我現在已經習慣聽著音樂跑步了。而同時我也開著一個叫做Runkeeper Free的程式,除了可以當做另外一個里程計算之外,透過GPS,它還可以直接在iPhone上秀出我的路線,比起來Nike+iPod雖然可以控制音樂,但是沒有好好善用GPS功能還真是可惜。

但是這樣同時使用兩種跑步軟體(工具),倒是令我發現有趣的地方。比如說我之前都是用Nike+iPod來協助跑步,而這樣政大環校然後多往景美女中方向跑一公里多然後折返的路程,大約是6公里。

今天和昨天我用Nike+ SportBand跑大約同樣距離,測出來也是大約6公里。但是在RunKeeper上,卻分別是5.36和5.14公里,兩百公尺的差距大約是因為我中間有停下來講電話而忘記暫停,但是和SportBand差距七八百公尺倒是令我有點意外。

我的感覺應該是RunKepper比較準,因為它是用GPS的方式來測距離,我可能過幾天會去跑操場來校整SportBand(喔,但是我真的是很討厭繞圈圈啊)

跑完之後,把SportBand插入電腦USB埠上,如果之前就有安裝了Nike+ Utility軟體,也已經把帳號都登入好了,那就軟體就會自動把你跑步的資料上傳到Nike+的網站上。

Nike+的網站很有趣,除了可以記錄並顯示你過去每次跑步的紀錄,也有之前我說的畫地圖路線功能,還有設定目標(包括燃燒熱量、加快速度、增加頻率等等)

此外Nike+網站還有教練功能,你可以選擇最基礎的健走到路跑,或者是5公里、10公里、半馬或者是全馬。你還可以選擇是入門、中級1、中級2還是進階,教練計畫會依此來排定每天不同的訓練課程。

它的訓練會有距離設定,另外還會有說明是配速跑,還是距離調整、輕鬆跑等等,我還在測試這個部分。因為10公里路跑對我來說沒啥問題,我選了一個21週的馬拉松訓練,而顯然目前我是完全沒有跟上訓練的腳步。

btw,我順便報了12/20的富邦馬拉松,還有大約九週的時間,很明顯這訓練也是來不及了。XD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