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LunarGlide+ 路況篇之柏油路跑起來和PU一樣

動態支撐系統
上週跑的里程似乎有點太多,本週原本安排週一輕鬆跑4K,然後週二要打球、週三看電影、週四上課,週五來個遠征大直,週日再來木柵–228公園大暴走的。結果週一上完吉他課下大雨,完全沒辦法跑,最後落得今天都週五了,本週一天都還沒跑,僅有週二游泳和打球而已。(難怪這兩天這麼累)

我本週任務中,抽到的路面是「柏油路」,這對於我這幾次跑步都是往外路跑的人來說,應該是非常輕鬆的。我目前用Nike+網站上Map it畫出來的路線中,已經跑過的政大環校、仁愛信義大圈和木柵深坑7.5K,裡面都有大量的柏油路,尤其是政大環校包含醉夢溪兩岸的堤防,基本上都是柏油
路,所以說我目前為止穿著LunarGlide+所跑的路程中,可能有5成以上都是柏油路。

不過從木柵到深坑這單程7.5K中有許多不同路面,拿出來一起比較或許是比較有趣的地方。

如同上週所說,一開始我穿著LunarGlide+跑政大環校時就覺得左腳掌中段有點緊,似乎有點壓迫,到了仁愛信義10K更是明顯。所以上週日我出門跑深坑時,就很仔細的先將左腳中段拉鬆一點,然後鞋帶刻意不綁太緊,出門試試看。

LG+的確在包裹程度上非常貼,所以即便鞋帶綁得略鬆,依然不會影響到腳踝的穩定度。

但是我感覺似乎是週四10K尚未恢復的緣故,我週日出門3K之後,兩條大腿就開始酸軟,呼吸還算正常,但是明顯不如之前跑仁愛來的輕鬆。

木柵到深坑大部分的路程算是人行紅磚道,不過中間有夾雜許多柏油路。我本來就認為LunarGlide+的避震和包裹性非常強,而柏油路和人行道比起來,又軟了許多,所以在柏油路上根本如同跑在PU跑道上。

扣掉我這兩次跑比較遠的路線都是人行道和柏油路夾雜,我在跑政大環校河堤時,折返完剩下一公里左右,即便剛剛才爬完一段上坡,依然覺得腳步輕盈,聽著iPhone 3GS中傳來胖虎或是Nickelback的歌我甚至有想要跳躍的感覺。

不過當然我跳沒多久覺得自己在找麻煩,畢竟已經跑了四五公里。

柏油路不但軟,其實摩擦係數感覺也蠻高的,雖然我慢跑不求衝刺,但是如果一時興起想要衝一下,LG+鞋底的抓地力效果也比我去年穿的前一代Nike+跑鞋來的好,從上次鞋底照片中的顆粒和設計應該也可以得知一二了。
LunarGlide+鞋底

但是還是要提一下,LG+男鞋並不算輕,不和別的慢跑鞋比,光是和我自己上一代Nike+跑鞋比就比較沉。我想當超過一定里程時可能會有點負擔,不過目前還不是很確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