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從美國回來前幾天,2008/9/1,我最常去的書店之一,誠品敦南店宣布封館改建,總計40天,重新開幕的吉日訂在國慶後一天的10/11,也就是今天。
這接近六週的時間裡,誠品信義店變成我的替代品,出沒的頻率大約是過往的兩倍左右。漫長的等待,今天終於結束,下午兩點在優人神鼓開場下,台北書店指標,24小時營業的誠品敦南店重新開幕。
從幾天前在信義誠品拿到的十月份「現場」節目表,就以大大的封面故事介紹誠品敦南的re-open。重新開幕的這一天,活動從下午兩點的優人神鼓揭幕,之後共有五場音樂表演:三點NSO首席弦樂團、四點白融合Fusion Blanco、五點旺福、九點半王雁盟和十點半則是包含Koji(張雨生口中的小K)在內的跨國籍音樂家組合。中間七點到九點則是在安和路上架起蚊子電影院,播放「里斯本的故事」。
不過我喜愛搖滾,所以NSO沒聽到,爵士也沒聽到(因為跑去排隊領咖啡和爆米花,但是等到太久一氣之下也沒拿)。只聽了歡樂的旺福,就著搶來的免費的「麥芽」飲料,在初秋帶有涼意的傍晚,眾多人群不顯擁擠,只有純粹的熱鬧和舒暢。
我兩點多就直接進入重新開幕的誠品敦南,進去之後就不自覺開始繞場視察了起來。
不過才走沒多久,就被許久未見的馨方抓住訪問,聊天過程又被文化大學廣告社的同學訪問。說實話文大的同學,我不知道你們的問題有沒有透過你的大腦想一下。至少稍微思考一下你的問題,問些會不會再來的問題實在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啊。不過如果是電子媒體要採訪的話,我則是會當場拒絕的。(請別再提那個令人無奈的iphone事件了)
沒人問我深入的問題,那我就自己來說書吧。簡單來說,新的誠品敦南店最大的改變就是把原本的雜誌/建築書區和旅遊/漫畫/科學這兩塊打掉重建。把雜誌區整個辦到原本的旅遊書區去,自成一個天地。然後雜誌區一部份改裝為大塊的主題書區,頓時空間感大增。而原本的建築/設計書區則整合繪畫、音樂、電影等,變成整體的藝術書區。
其他的部分裝潢沒有太大變動(只是原本在書區之間的小通道用書櫃封起了),但是書區卻一樣是大搬風。如果我印象沒錯,應該是只有一進門的新書、熱門書區和心理/哲學/宗教和社會/政治這兩塊在文學區前的書區完全沒變,其他都略有調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把表演藝術整個拉前到新書旁,也就是原本健康/保健那塊。然後原本的英文書區則改為過去十分熱門的旅遊書區。
另外語言區和商業區對調。文學區中,推理/科幻/武俠/奇幻/歷史小說則和中文創作對調。所以以後最後那一排原本是推理科幻書區的位置應該不會再讓人擠著堵住了。
二樓書店大致上變動就是這樣,兩大變動算是令人耳目一新,不過新的雜誌區少了過往的圓環式的特色我是覺得有點的可惜。但是藝術類群聚在一起則是不錯的感覺(但表演藝術獨自一家)。
整體來說新的書區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空間利用,據說官方表示現在動線較好,讀者流動性也會變高。至於會不會有較好的營收,就不為外人得知了XD。
除了二樓書店外,一樓和底下兩層也都有改建,並且都有新店家進駐。對我來說最大的影響應該是B1終於多了幾家餐廳,逛書店遇到吃飯時間不再需要往外跑了。(而且有家素食自助餐,對於吃素的朋友應該就感心耶)
還有,星巴客終於把魔爪伸進了誠品敦南店。華碩則在蘋果旁邊也開了間攤位。
以上就是我今天在誠品敦南reopen第一天待在那邊約莫五個小時的記事。
我喜歡敦南多於華麗的信義
覺得木質的空間比較溫暖的感覺
但reopen以後就沒去過了
不曉得還溫不溫暖
我喜歡敦南多於華麗的信義
覺得木質的空間比較溫暖的感覺
但reopen以後就沒去過了
不曉得還溫不溫暖
我也是,reopen之後溫暖感覺變少一些(因為雜誌區換了),變明亮了,稍微向信義靠攏一點,但是依然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