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是一個很少在blog上抱怨工作事情的人。經濟我學的很爛,但我從黃胖課上總是學到了「人與人不同」和「永遠都有選擇」這兩個東西。如果我受不了我的工作,與其抱怨不如想辦法改進,或者乾脆走人,賴著不走如果僅是為了貪圖那份穩定薪水,實在和我的個性相差太遠。
所以我並不是抱怨,而是要提醒自己還有什麼該做的事情,還有現在的許多挑戰。
1.Crave科技瘋上線約莫一個月,流量不見起色,有點令人擔心。當然從一個月來論斷一個頻道死活實在太過匆促,不過真的該好好想辦法促銷一下。內容會是一個問題,速度會是另外一個問題,今天和KOK討論許久,該做的事情很多。
2.CNET Blog越來越亂,該好好整理一下。我找了十幾個blogger進來CNET,我卻開始有點覺得似乎不是每個作者都很樂意貼文過來,我猜想一,對他們自己blog幫助不大,二,很有可能一篇文章在首頁沒多久就被擠下去心情不好。這部分也應該重新規劃一下。
3.資料庫砍掉重練計畫。我們有資料庫是個優勢,但是資料庫越來越混亂也是一大麻煩,接下來不接測試好好整理、規劃。這會是一大重點(重點真多..:p)
4.改版。我依然不傾向大改,但是當blog、資料庫等內容慢慢改了之後,或許首頁也可慢慢修改一下,讓loading變輕一點,方便讀者瀏覽。至於搬動server部分,似乎機會不大,大家還是節哀吧。
5.兩大新功能規劃,這個依然不是方便公開說的東西,希望能夠盡快弄好上線,其中一個應該要配合資料庫重練計畫服用應該會有效果。
我可以瘋狂抱怨老闆不給我人,(為什麼一個台灣分公司的小小技術編輯,需要先是AP區的老闆檔一次我的人,然後global VP在擋一次這依然是令我難以理解的地方)我可以抱怨我們有快樂而且又神秘的M部門,三年半下來我都不知道他們推了什麼東西出去。我可以抱怨沒有錢買東西,一台相機用了三年,數位家庭lab竟然讓我們用一萬元打死一切家具(但是我和KOK依然做到了,真神)。
但在公開網路上抱怨這些事情不會讓我比較舒服,反而是今天整理好多桌子、亂七八糟的東西、大會議室、組好家具讓我心情大為舒暢,因為有完成一些事情的感覺。
我不需要抱怨,我不需要冷言相諷,我需要的是把我能做到的事情做好,如此才能夠問心無愧,才能輕輕的說:「我已經做到我最好的表現,其他是成是敗,不是我能控制」。
Powered by ScribeFire.
辛苦了!
讀 CNET 讀了好多年,從 CNET 讀到 CNET Taiwan。我個人覺得 CNET Blog 的文章應該有觀點,而且是源自於作者運用科技於個人生活的觀點。如果只是單純的產品與資訊的介紹或教學,而沒有在本地生活的脈絡下呈現個人的觀點,就失去 CNET Taiwan 的味道了。從年初你建議我從 Taiwan 2.0 轉載至 CNET Blog 的文章類型來看,猜想當初你也是這麼規畫的。
沒有生活、沒有觀點,文章讀起來就會乾澀無趣。這不是說介紹或教學沒有價值;它們當然有價值。問題不在個別文章的絕對價值,而在 CNET Blog 的核心價值。我們該問的是,個別文章是否能反映這個核心值?我每次決定在 CNET Blog 發表文章之前,都會這樣問自己。
辛苦了!
讀 CNET 讀了好多年,從 CNET 讀到 CNET Taiwan。我個人覺得 CNET Blog 的文章應該有觀點,而且是源自於作者運用科技於個人生活的觀點。如果只是單純的產品與資訊的介紹或教學,而沒有在本地生活的脈絡下呈現個人的觀點,就失去 CNET Taiwan 的味道了。從年初你建議我從 Taiwan 2.0 轉載至 CNET Blog 的文章類型來看,猜想當初你也是這麼規畫的。
沒有生活、沒有觀點,文章讀起來就會乾澀無趣。這不是說介紹或教學沒有價值;它們當然有價值。問題不在個別文章的絕對價值,而在 CNET Blog 的核心價值。我們該問的是,個別文章是否能反映這個核心值?我每次決定在 CNET Blog 發表文章之前,都會這樣問自己。
感謝蔡老師回應。
這的確是我想法,雖然有些時候談「觀點」似乎令想要輕鬆讀的讀者太過沈重,但是我希望的是能夠兼容並蓄,至少不要發生黑米因為工具文佔滿首頁而引發的一些不滿。
教學和介紹的確需要,觀點和想法也很需要,如何取得平衡,讓每個讀者都覺得來CNET有收穫,是我們很重要的目標。
謝謝蔡老師的支持和指教。
感謝蔡老師回應。
這的確是我想法,雖然有些時候談「觀點」似乎令想要輕鬆讀的讀者太過沈重,但是我希望的是能夠兼容並蓄,至少不要發生黑米因為工具文佔滿首頁而引發的一些不滿。
教學和介紹的確需要,觀點和想法也很需要,如何取得平衡,讓每個讀者都覺得來CNET有收穫,是我們很重要的目標。
謝謝蔡老師的支持和指教。
其實「觀點」和「論點」不太一樣。像是 A 姐的文章,就呈現很有趣的觀點。觀點不一定要是嚴肅的,只要能呈現特定的生活面向,就是觀點。最近讀 CNET Blog 樂趣少了些,就是因為觀點太少,論點太多。
其實「觀點」和「論點」不太一樣。像是 A 姐的文章,就呈現很有趣的觀點。觀點不一定要是嚴肅的,只要能呈現特定的生活面向,就是觀點。最近讀 CNET Blog 樂趣少了些,就是因為觀點太少,論點太多。
「觀點太少,論點太多」我會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觀點太少,論點太多」我會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是啊,做好自己是重要的.有的事便不是完全可以控制了.
加油啦~
48本書, NTD 9,313.-
這樣的忙碌的工作,也可以看那麼多書啊~哈哈.
是啊,做好自己是重要的.有的事便不是完全可以控制了.
加油啦~
48本書, NTD 9,313.-
這樣的忙碌的工作,也可以看那麼多書啊~哈哈.
1.你報錯價錢了
2.你把數量報出來,萬一有人和我催review怎麼辦?(還是我想太多了..:P)
1.你報錯價錢了
2.你把數量報出來,萬一有人和我催review怎麼辦?(還是我想太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