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傳說,給中華職棒的30個備忘錄–第十七篇:為什麼沒有夠多且有趣的媒體報導

以MLB和NBA來說,我們有很多豐富的雜誌、網站和日報新聞可以閱讀,這些大量而且多樣化的報導,讓比賽的魅力不只停留在球場上,但是台灣卻很可惜,不要說職業運動,連報導運動的媒體都做的很爛。

以比賽報導來說,除了讓沒去現場的球迷可以瞭解比賽的情況,也可以讓看過比賽的球迷再次回味比賽的精彩(如果支持的球隊輸了當然大概不會喜歡再被撒鹽一次)。如果是在球季中,看各種賽前預測、專題報導都是一種享受。

而如果是在非球季中,球員的動態、交易情況,明年球隊的球員名單預測,季前分析,選秀等等,都會讓球迷即便沒球可看,依然有足夠的話題可以撐過整個冬天(NBA就是暑假啦)。

可是在台灣,曾經最豐富的運動報導報紙:民生報已經收掉了,自由有些東西勉強可以,而聯合比自由糟一點,剩下蘋果日報可以提供足夠有趣、豐富而且精彩的內文。而因為王建民的熱潮,讓各家媒體都狂追大聯盟的報導,連帶蘋果自己也壓縮了職棒的版面。如果是非王建民先發隔日,還可以提供版面給中職,但是四天一次的先發日,中職的報導就會立刻委縮。

而雜誌,職棒熱潮期,不但有官方的職業棒球,甚至每支球隊都有自己的官方雜誌。但是隨著球迷離去,雜誌也相繼收掉。終於在2003年有一本半雜誌出現,Hit!職棒迷和Passion,讓這個市場似乎又有點趣味,不過一個自我封閉的企業,卻為了莫名的原因,對Hit!職棒迷這本雜誌兩次提告,也讓總編陳正益有不如歸去的念頭。終於,2005年十一月,Hit!職棒迷也走入歷史

今年,隨著去年王建民19勝,各種MLB和王建民的熱潮來到頂點,有本美國職棒雜誌在今年七月開始發行,其中張大哥也寫了他熱愛的紅鳥季前分析,以及海盜的季前分析,不過一本棒球雜誌怎麼會七月才創刊呢?至少要像Hit!一樣三月創刊,要收也是十一月出完冠軍賽專題才收啊,即便才短短三十期的壽命,但是從創刊、經營、內容到收刊,我還是認為Hit!職棒迷應該是台灣有職棒以來最好的棒球雜誌。

網站的部份就選擇眾多了,但是想要看到好好分析、討論中華職棒內容的網站卻很難令人滿意。蕃薯藤運動網有曾文城主持,所以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去處,而其他部份則沒有足夠的內容撐起一片天。

電子媒體,除了體育台,直接關掉。

中華職棒想要繼續走下去,讓更多媒體願意報導絕對是關鍵,但是他們兩年前逼走了Hit!職棒迷之後,我實在很懷疑還會有哪個呆子願意再弄本棒球雜誌來玩,連挾著PCHome雜誌集團的Hit!職棒迷都搞不下去了,還有哪家有可能有勇氣跳下去玩呢?

這部份我實在不知道該給中華職棒什麼建議。當然,如果比賽精彩、有話題、場場滿座,即便王建民還是要報,但是我相信各媒體還是會給中職足夠的版面,但是現在根本不是這樣。

我希望能夠有更好的雜誌、更多的網路文章來討論中華職棒,而這些東西不能夠只限於米果阿仁法洛猛等人的部落格而已。棒球給了我們這些球迷太多東西,很多球迷的啟蒙也是中華職棒,中華職棒有很多方式讓我們進場、繼續支持中華職棒,只要別再讓我們失望,話題、討論自然會跑到網路上,自然會有媒體青睞。

這是第十七講。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