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 of Drea裡面經典的台詞:「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不過中華職棒恐怕對於這個件事,實在太過樂觀了,如果我們不讓比賽更有趣,球場更好玩,恐怕想要讓球迷進場實在很困難。
比賽的強度、精彩度、話題性,當然是吸引球迷的方法,不過如果暫時沒辦法做到的話,想辦法讓球場更漂亮、更舒適、更好玩,是個短期之間應該可行的方法。
我去年不小心跑了四十個球場,其中大部分的球場都是一般草野球用的業餘球場,不過其中也包含了西部大部分有進行職業比賽的球場。其實目前有在進行職棒比賽的球場中,最舊的應該是新竹棒球場和台中棒球場,其他的如新莊、天母、嘉義市、斗六、澄清湖,都算是蠻新的球場,而台南有統一維護,還算不錯。
不過這幾個球場,除了台南和澄清湖有球隊認養,給人比較好的感覺,其他的球場,就只是一個球場,沒有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主場(Home),簡單來說就應該一個球隊的家,只是因為現在六支球隊僅有La New、統一有真正的主場意識,所以讓球場的感覺也非常不一樣。其他如誠泰、中信、兄弟都沒有經營主場,中信原本有經營嘉義球場,但近兩年也讓放棄了,導致嘉義市球場就像一個被放棄的家,開始有點衰敗的感覺。而興農的台中棒球場,雖然有花錢整修,但結果還是不怎麼樣。
所以我比較期待的,是一個好好經營的球場,就像經營一個電影院、KTV一樣。球隊可以在球場裡面設置販賣部,陳列球隊所出的所有商品,或者是球隊的歷史紀念館,小孩子遊樂區、甚至找打擊練習場進駐,讓進場看球的球迷,當比賽無聊的時候,可以有其他的休閒娛樂。
這實在太重要了,比賽長達三個小時,無聊的時候其實佔大多數,比如說今天興農對兄弟的比賽,打到四局上就15:2了,那剩下的時間作什麼?這難免會發生,於是讓球場更好玩,更有趣,讓不想看比賽的球迷也會感到有意思,是很重要的地方。就像你和朋友去唱歌、看電影不見得很有意思,但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覺、活動的樂趣,會讓你願意去唱歌、看電影。棒球也應該要能做到這樣的程度才行。
這是第十三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