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旅程的美好,在於未知–練習曲Island Etude 觀影心得

練習曲

練習曲和六號出口應該會是今年夏天之前少數有做宣傳行銷的國片,先不論K大上週和我調侃多次的六號出口(他說,影評人應該會很愛六號出口,因為可以罵的地方太多了。)這個從上映首日我就想看的練習曲(那周我跑去關島了),直到昨日我們才趕在下片之前去京華城看。

如果每部電影都很簡單的用好不好看來試圖分野的話,那我對於練習曲的評價會是好看。但如果要切的更細,寫的稍微深入一點的話,或許可用「太過沈重」來概 括;不管是多背把吉他在身上的行李,或者是七天旅程、十三個切片的故事都太過沈重。旅行可否再輕鬆一點

導演陳懷恩,是候導的攝影師;老婆楊麗音除了在劇中有卡一角之外,劇場、電視的經歷也屬於資深;更別提裡面還有吳念真、許效舜、胡德夫等名人跨刀。以卡司而言,這樣的陣仗在國片中不可謂不盛大(聲音部份當然是杜哥杜篤之),但是我卻在網路的影評中,看到了毀譽參半的評論。

關於不好的地方,其實很實在。就是以一部劇情片來看,老實講,練習曲這個故事說得還真的不算頂好。這樣講好了,片長108分鐘,導演塞了13個故事在裡面,平均一個故事可以講八分多鐘。以我所學的好萊塢古典敘事,10分鐘要有一個小高潮來看,只要每個故事都有高潮,這個節奏應該是可行的。但是導演並沒有這樣處理,所以單以節奏而言,我覺得練習曲掌握的不是很好。

除了節奏,片中也塞了太多議題,即便你在看海博館的人閒扯北火電廠的軼事時沒有感覺。但等到許效舜跑出來天地一沙鷗、楊麗音跑出來錄海潮聲時,應該多數的人都會頓時有不輕的沈重壓上來吧。

這兩個重點大概就是評論者比較不滿的地方。劇情片,本來就應該和紀錄片有不同的拍法,而一個故事說得不精彩的劇情片,真的很難令人感到滿意。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光是這句話,再加上「單車環島」這個似簡單又複雜的旅程,恐怕就足以讓許多人興起念頭走進戲院。

不過我想,如果是拍蔣哥Highway Odyssey的故事,或許會更有趣。

或者這樣講,單車環島是個有趣的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也是個引人入勝的句子。台灣的海岸線風光,更是讓許多人愛戀難忘的情景。拍紀錄片,面對旅程中的未知,或許很棒;要拍成劇情片,用這13個片段,或許太過沈重。

而如果拿掉對於演員(許效舜、楊麗音)稍嫌做作的不滿,拿掉過多複雜的議題(污染、勞工、原住民、歷史),我還是很喜歡練習曲整個給我的感覺。

那是一種對於旅程中未知的期待,一種對於單車環島的浪漫情懷,一種席地而臥、聽海入眠、背著吉他浪跡天涯的渴望。

練習曲如果以技巧來看的話,應該有非常豐富的部份可以討論,包括影像、包括聲音、包括許多暗喻(寄居蟹爬過地圖、以太麻里當作開頭)等等。但其實說到底,這就是一趟旅行,旅程中會有許多未知、許多驚奇,或許開心,或許悲傷,但重點是那個移動的過程。即便僅是簡簡單單從蘇澳到頭城、從新竹到彰化,不需要有深刻的大道理,我都相信會有足夠令人動容的故事,可以讓撐起整個旅行的豐富。

導演透過東明相說出他在拍紀錄片時聽到的關鍵詞句;「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但我卻覺得只要有心,任何時候你都有可能去做每件事情。

我沒有想過去年我可以在三十天跑了四十座棒球場。我也沒有想過我會在離開學校的五年之後,才準備開始拜師學吉他。但我相信只要你永遠保持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情,和一種持續學習的渴望,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可能去做任何事。

最後我要打自己的嘴巴一下。我一開始說過,許多在電影中的人也說過,背把吉他去騎單車環島,會不會太辛苦了點?但我必須承認,即便從頭到尾東明相沒什麼時候拿起吉他彈出動人的旋律(當然這和這部片底層的意識形態有點關聯),但光是背著那台吉他、跨在破舊捷安特跑車上的劇照,就足夠讓我心甘情願花錢走進電影院看片了。

背著吉他騎車

只要你有心,什麼時候都可以完成你的夢想,只要你有永不放棄的熱情。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