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完童年之後,緊接著又來一片日本電影來懷念青春,一個無關乎熱血,平淡到幾近是紀錄片的敘事,但片中就是一股濃厚的青春,讓人不由自主隨著簡單但熱鬧的主題曲Linda Linda狂吼。到底嘶吼的是熱鬧的節奏,還是那個漸漸逝去的青春?
日本感覺是個很容易熱血的國家,從漫畫中,你可以看到年輕人對各種事物展現他們的熱血。包括最常見的棒球、籃球、足球、到網球、柔道,甚至連體操都讓可以讓人熱血沸騰。所以你可以很容易想像水男孩、五個相撲的少年這種熱血青春電影。
但從頭看到尾,我實在不覺得應該把「熱血」兩字放在這部電影上面。青春無敵,或許是的,但真的無關乎熱血。
在文化祭前,一個女子樂團的吉他手受傷,兩位創團的朋友鬧不合。於是原本的鍵盤手接任吉他手,然後臨時找了一個韓國交換學生來當主唱。只剩幾天,他們就要上台表演,她們選擇了The Blue hearts的Linda! Linda! Linda!,和另外兩首歌。
她們四個人,各自有各自的非關音樂上的問題,但導演卻沒有繼續深究下去。她們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你可以看看他們第一次視譜時候的狀況,鼓手在抓節奏、吉他手看起來連按和弦似乎都有問題,而主唱甚至不會太會講日文。
最後的結果,他們(paranmaum)還是有上台表演,音樂很簡單,但是當主唱大喊「Linda Linda」的時候,現場突然就熱鬧了起來,電影達到一個高潮,然後結束。
在文化祭Rock Festival上的Linda Linda版本
第二首表演曲(是你的右手嗎?)
雖然是一個聽起來很公式化的電影,但其實,電影真正好看的地方卻在許多有趣的細節。好看在淡淡的長鏡頭,樸實的剪接。好看在校園中的許多瑣事,包括開場、串場、結束的校園記者,包括沒事找事打電話到女生家的男生,包括寫紙條到空教室告白的男生,包括小女生之間的鬥嘴、鬧彆扭,深夜躲在學校裡面,鬼鬼祟祟的練習、莫名忍俊不住的狂笑。
不是因為熱血,也不完全因為讓人沸騰的搖滾讓這部電影好看,而是因為這些瑣碎的校園細節,可能會發生全日本,甚至台灣任何一所高中校園中的平凡記事,透過導演熱愛的長鏡頭,讓整部電影濃厚的青春味道散發出來。
我不覺得「Linda! Linda! Linda!」讓我感傷起逝去的青春,我只是單純的想起那段曾經輕狂的年輕歲月,以及一個從未消逝的搖滾夢想。
底下是Paranmanm的演唱會,聽聽看你就會知道,其實搖滾讓人興奮的地方,不完全是因為技巧高超、好聽,還一種無以命之,就是會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
Pingback: Movie Review:手拉你(Solanin) | 抬起尊臀去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