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許多開源碼前輩的努力,以及Web 2.0所帶來的便利,讓Linux在桌面端應用早已不是幾年前我想要轉換Linux時的樣子了。
我是在上週五的時候,心血來潮,和阿中要了一台公司的老舊NB。說老舊是因為近來Inte更新NB的速度實在太快,三年前還是堪稱是嶄新的Centrino,現在都已經要邁入到第四代了。不過當然這台NB也的確有點年份了,大約是2002年的產品,型號是Compaq Evo N410c,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2001年底我和阿胖、麥叔、柏諺搞所謂的網管小組的時候,柏諺新買的NB似乎就是這一台。
我下載了幾個月前剛發佈的Ubuntu 6.10,很快就安裝完成了,但也直到今天晚上才有機會好好把玩一下。根據之前蘇珊林老師以及更之前幾次Linux的經驗,我知道其實就算是預設的軟體,對很多人來說都已經足夠了。不過對於我來說,恐怕還是需要花點時間來作些校調,順便搞動一些設定。
我原先很想轉換為PCMan所開發的LXDE桌面環境,不過我發現預設字型看起來有點吃力,所以暫時還是以預設的GNOME為主。
另外,自從三十天三十個棒球場之外,我寫blog習慣就是用flock,即便Firefox 2.0發佈之後,我在家和在公司都又轉回了Firefox,但要寫blog時,我還是比較喜歡Flock,光是可以隨時儲存這點就讓我難以割捨了。不過Flock並沒有特別針對debian作套件,而我目前也還搞不清楚該如何安裝解壓縮之後的東西,所以,暫時只好用Firefox來寫了。
我的目標是至少家中用的電腦能夠轉換為Linux。公司因為有太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加上工作因素使然,不太可能不用Windows,所以這部份也就不用強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