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挑戰的第二十八天,也是大暴走的第八天,時間進入到倒數第三天,我還是停留在高雄,而且又莫名的搞了個Double Header,跑了立德棒球場和中山大學棒球場。
我的目標是三十天三十個棒球場,結果,目前為止,因為自己閒著沒事,我非常肯定時間還沒到,我去過的球場已經絕對超過三十個球場了,至於三十天結束後,到底會跑了幾個球場,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回應留言
隨道人同學,你這樣一提,我其實有點在考慮明天去善化一趟,尤其是維基館中的照片頗為漂亮。林小昇,其實台北的狀況也不徨多讓,只是場地擠不下當然也沒辦法。話說那年世界盃,在八強前一場比賽,一開始因為不確定有辦法打八強,所以八強賽的票還沒那麼多人買,等到鋒哥全壘打出爐,我們學校對面的7-11立刻塞暴,據說Fax機前面排隊繞了兩圈。後來是第二天早上我哥去另外一家7-11,才順利買到。
尋找
立德棒球場位在高雄市中心附近,上個月堂姊結婚時,我哥晚上才剛帶我們從立德棒球場經過,所以很有印象,加上有一份高雄市中心的地圖,找起來幾乎沒啥困難。我是從七賢路一直往西走,到河東路左轉,發現球場,然後再從巷子左轉停在球場旁邊。
球場介紹
高雄市立立德棒球場,在澄清湖棒球場興建前,是高雄地區職棒比賽的主場地。興建於日據時代,在1974年之前為高雄市綜合體育館棒球場,1974年更名為高雄立德棒球場,因為那年高雄立德少棒獲得第二十八屆威廉波特少棒賽冠軍。
立德少棒紀念像
而且根據資料,那年的立德少棒強到不可思議,遠東區少棒賽總共擊出18隻全壘打,王牌投手林文祥在三場比賽中投出32次三振,而在威廉波特中,三場比賽打出五隻全壘打,其中有兩場單場雙響炮。
而那屆代表隊中,職棒開打後,我記得僅有張見發,張見發在味全中的地位相當於敗戰處理,不過在1994年時,無人可用的味全曾推出張見發先發面對暴力鷹,而他投出了生涯第一也是唯一的完封勝。這場比賽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就在現場。
回到球場。立德棒球場是之前高雄地區比賽的主場地,座東北朝西南,外野距離分別為320/380/320,因為中外野不到400還不算是個標準球場,實際上在職棒剛開打時,台灣的棒球場除了新竹和屏東球場分別為400和420英呎之外,其餘都不到400英呎。(臺北市立棒球場僅為360英呎)
高雄球場位在市中心,交通便利,但周圍道路不大,如果有爆滿的比賽,到時一定是塞車。而雖然位在愛河旁,但因為內野看台較低,所以從內野區看不到。
立德棒球場最大的特色,是內外野看台皆有頂棚,可以遮陽擋雨,但也因此內野界外飛球容易上頂棚,不易撿得。另外因為很靠近週邊住家(隔一條小馬路),所以在球場外也圍了一片網子來檔球。
離住家頗近
除了頂棚之外,立德球場另外一個特色是內野看台低矮,最低一層幾乎和球場等高,球迷除了可以近距離觀看牛棚的練投狀況之外,還可以和選手聊天、要簽名,如果有大比賽的話,開打前那些位置想來會聚集許多球迷。
球迷可和球員貼近
不過整體來說,高雄立德棒球場的內野設計很怪。為了要和球場貼近,但又必須容納休息室,所以就形成中間有一個高台(休息室),兩側看台低矮的情況,高台是內野視野最好的地方,但因為沒護網,所以比賽時不能站人,或許會提供給啦啦隊大鼓使用。
休息室上面的高台
因為這樣怪異的設計,加上內野有完整的頂棚,所以內野幾乎沒有一處視野良好,或多或少都會被擋住,尤其是高台靠外野側,有一塊三角形區域會被遮住本壘板,如果滿場時,真的很糟糕。因為這幾個視野不良的看台設計,導致最寬廣的設計反而是在內野最靠近外野側。
不佳的視野
最後一個奇特的地方,是內野一壘看台、三壘看台和本壘後方看台切割成三個區塊,沒有相通,所以想要從三壘側到一壘側或是本壘後方,一定要先出場,然後再進場。不過立德棒球場也是我看到現在,有職棒比賽的棒球場中,唯一一座觀眾真的可以走大門入場的球場(到本壘後方觀眾席)。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立德球場雖然像新竹、台中、舊臺北棒球場這些老球場一樣,看台是水泥地,但有多加木板在上面,所以不至於那麼硬。
視野最好的位置
比賽
雖然是二軍比賽,但聯盟同樣有提供比賽新聞,所以不詳述。雖然有時會有莫名的失誤,和還不到職業水準的守備,但大體上來說是場精彩的比賽。
我們進場時,五局結束La New四比一領先,但統一萬德祥打出了個人第六發全壘打(還真多),追回兩分,之後趁辣妞換投時一輪猛攻,反倒是十比四超前。最後九局下,La New耐心等候,靠著統一後援投手江柏青控球不穩,攻回兩分並佔滿壘,統一緊急換上林揚智,投出第一球張民諺就打出一隻深遠飛球,結果被中外野手貼著全壘打牆接殺,徒留現場一陣驚呼,錯失了大滿貫追平的機會。
比賽有幾個有趣的地方,La New二軍的球衣僅留號碼,從教練到球員,每個人的名字都被遮住,不曉得是什麼意思。統一和La New是比較有認真在經營二軍的球隊,所以也會看到幾個曾在一軍的明星球員在調整,統一有黃甘寧、林鴻遠、高龍偉、施金典,還有新人涂壯勳,La New則有張民諺、徐余偉和王建強。另外La New也有洋將在二軍比賽,的確是個比剛來乍到就上一軍救火,兩場打不好就回家好的多,而用比賽測試,也比用練習來的容易觀察。
新洋將 / 張民諺
林鴻遠 / 黃甘寧
二軍真的很重要,不過目前僅La New和統一認真經營,而其他各隊則會用人手不足(那為啥La New和統一有夠多球員?)等奇怪理由敷衍。二軍不是萬靈丹,但如果兄弟有二軍,我們就不用看到一堆傷兵在正式比賽中出賽;如果興農有二軍,我們就不用看到李國慶新人球季就被推上火線;請不要在用什麼代訓紅代訓藍來打混了,一個有時連教練都要下場打球的比賽,稱得上是職棒二軍比賽嗎?根本就是亂七八糟。
中山大學棒球場
看完比賽,我們前往西子灣,因為從來沒去過,所以東歪西拐,終於最後開進中山大學,找到西子灣。就在西子灣堤防上浪漫漫步時,突然瞄到左邊的紅土,原來是中山大學的棒球場,所以在離去時又去拍了幾張照。(20D沒帶,是用IXUS 40所拍)
球場?
中山大學棒球場我沒有步測,目測大概是380~400左右,比較特別的是還有夜間照明設備,其他就和一般河濱公園棒球場類似,場地看起來沒有什麼維護,但至少外野草皮還有再割的樣子。
有夜間照明設備耶
這就是…
這就是第二十八天的挑戰,高雄市立立德棒球場,內外野都有頂棚可遮陽擋雨,且內野看台非常靠近球場,可以讓球迷非常靠近球員,但特殊的看台設計,讓內野的視野幾乎沒有一處良好。
請跟我念:二、八。
中山大學棒球場是意外收穫,場地不小頗具規格,重點是還有夜間照明設備,在大學棒球場中並不常見。
明天是倒數第二天,目標,未定,應該會是台南->桃園之間的某一座球場。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