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二天的挑戰,也是大暴走的第二天,從昨天地廣人稀的斗六棒球場,來到了可說是目前職棒球場中,人潮和街道最擁擠的台中棒球場。
雜記
再次,因為太累所以我昨天寫到一半就昏迷去睡覺,原先我想多寫點,但後來我發現我把NB放在膝上,然後就失去意識,當我在醒來時,看到螢幕上有一行不知什麼鬼的文字,我就決定去睡覺了。而即便我很努力想要先把地圖插進文章中,但我發現我大概花了十分鐘,卻完全無法確定自己是弄在哪個blog中,因為我大概一下子就會昏睡一會,反正最後我真的受不了,就跑去睡覺,而主站的文章中則是HTML語法有錯,所以CSS沒法正確顯示,但我已經無力解決了。
後來我在早上十點半開始,花了大約一個小時多把剩下的文章寫完,並把圖片插入,但圖說還是沒寫,最後我是在從斗六往台中的路上,透過3G上網搞定這一切。
我們離開斗六大約將近一點,而抵達台中中港交流道還不到兩點。我們去美術館附近找食物,最後因為已經兩點了,只得選擇一家傻瓜乾麵果腹。
台中到囉
吃完飯,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歐舍咖啡店。原先我並沒有想到要去歐舍,但因為早上吃早餐時剛好看到蘋果日報副刊介紹了歐舍,而且歐舍現在正好是14週年的特賣會,加上在歐舍買過幾次豆子,連Brikka都是在這買的,所以決定來這邊朝聖一番。
歐舍的氣氛不錯,裡面因為堆了許多豆子、器材,加上店面不大,所以其實有點混亂的感覺。但也因為大量咖啡豆、生豆木桶和麻袋堆積,混合上濃濃的咖啡香,讓人紮實的感受到咖啡味,有種自家般輕鬆舒適的感覺。
歐舍咖啡店
我點了拉米妮塔,fen點了巴西,兩個人都選手沖法。巴西喝起來很平均,沒有什麼太突出的味道,但香味濃郁,喝入口後,在喉頭會有淡淡的苦味。我的拉米妮塔味道比較複雜一點,但香味比較不明顯,body頗厚,入口之後有頗明顯的果酸味,我是蠻喜歡的,但好像沒有歐舍網站上杯測味道來的豐富。(當然也可能是我的舌頭比較廢)
喝完咖啡,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就開車前往棒球場。台中棒球場緊鄰台中一中,而一中街和鄰近街道是台中市非常著名的商圈和小吃地點,加上今天是牛象戰,想在附近找到車位幾乎是要靠奇蹟,即便我們進到水利大樓下停車場,但還是在底下繞了十幾分鐘,堅持了許久,才找到一個停車位,而此時已經四點半了。
一中街附近非常熱鬧
我到球場買票時,遠遠就看到了一大群人,沒想到竟然是在排隊買票,到底是賣票速度太慢還是窗口太少,實在不得而知,但我知道這並不是第一次搞成這樣,總之我不想花太多時間買票,也不想再花時間排隊進場,所以我決定去買外野票。
內野票三個窗口大排長龍已經令人倒胃了,而外野票販售更妙,直接在售票口旁擺起一張長桌,一疊票卷和一盒鈔票就開賣了。比起內野售票還算有排隊,外野售票一開始更本就是混亂,後來好不容易在工作人員大喊之下,人群才開始排隊。
買完票,我就先進場佔位了。
球場介紹
因為fen還有入伍在成功嶺的緣故,我對台中市還算蠻熟悉的,而台中棒球場也來過幾次,不過當時球場雖然已經經過一番整修,本壘有雙層看台,內部好像也整修過,但尚未擴建,外野距離還是310/360/310。
台中棒球場全名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台中棒球場,為什麼好端端一個球場要叫這麼長的名稱,我猜測大概是因為原本名為台中省立棒球場,而凍省之後就像各省立機關學校皆改名為國立,所以這個球場也就直接冠上了所屬單位的名稱。
台中棒球場興建於1935年,當時稱為台中水源地棒球場,應該也和當時所在位置脫不了關係,所以目前後方的馬路名為水源街,而台灣省自來水公司也就在旁邊。
台中棒球場就在市區附近,加上周圍緊鄰一中街和補習班群集的水利大樓,即便不比賽,在假日就已經可想而知會是交通壅塞的地點,而如果有比賽,還是牛象大戰的話,那進場和散場對周圍交通都是一大負擔。
球場位在國立台灣體院校區內,小時候看過職棒的球場簡介,其中有提到台中球場沒有大門為其一大特色,後來第一次到台中看球才明白,進場的入口算是學校的側門,所以沒有大門。此外,全場僅開放兩個入口進場,一個就是內野的門口,另外一個外野入口則在售票亭旁,同樣是簡陋的令人不知該說什麼。因為外野只有一個入口,所以如果想要到左外野,就必須要穿過右外野,並走過記分板下的通道,才能抵達。
Warning Chain為新增區域
台中棒球場在今年開幕站結束後,封場進行整修,主要整修部份是將外野距離從310/360/310,拉大到標準的325 / 400 / 325英呎。而根據我今天坐外野的感覺,大概就是現在看到為紅土的Warning Chain,應該就是延後觀眾席所冒出來的區塊。
延後觀眾席不但場地規模變大,而較高的全壘打牆,也完全擋到了外野前兩至三排的視線,那三排幾乎就是廢了,而打者天堂應該也會因此而銷聲匿跡。
因為是個老球場,所以雖然興農有出錢整修,但很明顯還是許多缺陷,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剛剛說過的售票亭、出入口問題。另外在球員休息室上方新建一個突出平台,而這個平台也完全遮住了後方視野,另外左外野有根燈柱設置在觀眾席中,所以三個位置的後方是無法坐觀眾。
有某篇文章提到台中有設置大型電視牆,如果我眼睛沒瞎的話,倒是沒有這種東西。另外該篇文章也提到,台中球場有「全國最舒適的貴賓席」,恩,我乃一介平民,這種東西與我無緣,所以不在討論範圍中。
另外如同新竹、基隆和以前的台北棒球場等老球場一樣,台中棒球場的觀眾席也是以水泥牆為主,但在某些地區,如右外野最右邊,還有內野區等,有鋪上塑膠椅板,主要的用處應該是為了要能對號入座。不過即便如此,沒有靠背,水泥地超硬等問題,讓台中棒球場不會是一個很舒適的看球環境。
鐵皮屋廁所 / 塑膠椅板
可以對號入座
這是廁所@@ / 內野售票處
我印象中在內野入口處有販賣熱食的地方,而外野則是在內外野交界處設計了簡易的販賣部,這部份連新球場都難以令我滿意,所以台中球場也就沒啥期待了。
比賽
週日的比賽是兄弟對興農四連戰的最後一場,前三場都是興農獲勝,但三場的勝分差都在兩分以內。兄弟在比賽前已是六連敗,所以這場比賽當然是勢在必得,不想被連兩週被橫掃,推出的先發投手是新人葉詠捷,而興農則是上週拿下第十勝的阿福。
MVP頒獎
比賽中我對於余賢明的紀錄比較有興趣,因為開賽前他已經是連六打數安打,即將挑戰路易士的連八打數安打紀錄,教練也把他改為第一棒,讓他可以更多的打席機會,而他果然近來棒子火熱,前兩打數都順利打出安打,但可惜第三打席一個內野滾地,錯失創下新紀錄的機會。不過五打數三安打、一分打點,得三分,如果不是阿福接近七局的好投更搶眼,單場MVP應該會給余賢明。
詳細比賽過程還是請參考蕃薯藤或是聯盟的新聞,總之興農牛又是一開始就一輪猛攻,而兄弟僅在第一局利用阿福不穩搶得一分,之後火力完全被壓制,終場以1:6輸球,兩週連七連敗,而興農則是八場七勝,依然在第二名僅追辣妞。
葉君璋回應小弟的愛意
花絮
棒球比賽有趣的地方在於,就算比賽不一定很精彩,或是你支持的球隊不見得贏球,但因為比賽長達三個小時,你還是可以很容易在各種小地方找到樂趣。
本場比賽,又有老外出現,而今天唯一支全壘打就是打在老外座位附近。另外我一開始剛坐下時,我的前面「放」了一個小寶寶,就是仰躺著,大概幾個月大而已,讓我看了十分害怕,不過開賽後媽媽還是把小寶寶抱在身上,而且耳朵還塞了衛生紙。不過雖然棒球場噪音很大聲,小寶寶倒是很樂,大部分時間都笑得很開心。
台中市國際標準棒球場,這個題目放在花絮不知道合不合適(XD)。為了要迎接今年年底的洲際盃,台中市政府自籌三億元,體委會補助三億元,從去年開始在台中市北區崇德路和環中路交叉口興建新的棒球場,預計十月完工。
這個球場在洲際盃開打時,順利的話應該僅有內野觀眾席,座位為15000人,而外野的5000人觀眾席則是在之後尋求以BOT方式建造。此外以現場規劃圖看來,除了主棒球場之外,在旁邊還有一個小型的開放球場,至於是棒球場還是壘球場,或純粹是畫爽的,就不得而知了。
台中市政府還有提供現場的視訊畫面,看起來球場土地部份似乎是完成了,但其餘硬體建築才是比較大的工程,如果週一有空的話,我可能會過去拍拍照,看看現在的情況為何。
這就是…
這就是第二十二天的挑戰,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台中棒球場,沒有大門為其一大特色,另外球場靠近市區,交通便利性和熱鬧程度完全成反比。原先為打者天堂,2006年開幕戰後整修,目前已為一個325/400/325英呎的標準規模棒球場了。
明天為週一,沒有職棒比賽,預計挑戰地點應該會停在台中地區,請期待。
Pingback: æ¬èµ·å°è廿²é » 30天30忣çå ´ä¹æ Day 23 â Double Headerä¹å°ä¸å¸è¬å£½å ¬åé龿£çå ´åæ°å°ä¸æ£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