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挑戰的第十四天,昨天預告了今天的目標是嘉義市立棒球場,不曉得有多少人覺得我能夠辦到呢?
而且因為明天fen要考試,所以必須要當天來回,根據高公局的網站測時,從台北木柵交流道到嘉義交流道,最短距離是244.9公里,最快約花2小時45分鐘左右,來回就是五個小時以上,非常刺激的行程。
緣起
原本可以不用這麼趕。要趕在這天去嘉義是如果錯過這場,那直到8/29才會再有在嘉義的比賽,而那時挑戰就已結束了。原本不用那麼趕的原因是,我預估颱風的影響會讓興農和誠泰週四在斗六的比賽延賽,而根據聯盟的規定,週間的延賽會以當週週末進行雙重賽為第一選擇,所以那場的延賽應該就會是今天下午一點在嘉義進行(因為兩隊週六的比賽在嘉義)。
結果週四的比賽果然延賽,也果然如我所預料移到嘉義進行,但因為我一時不查,答應淑妃週六早上吹a&p的比賽,吹完時大約十二點半,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去看一點的比賽了。
我原本是打算坐火車下去,因為這樣旅途會比較輕鬆,預計坐兩點的自強號,抵達時是五點左右,而回程如果要趕在十二點到,就是坐八點的自強號,就可在快十二點時抵達。但我後來想,到嘉義車站之後,還要再坐公車,這樣會讓行程變得很趕,而且自強號來回是1080元,來回嘉義一趟我是不知道要多少油錢,我的車一公升大約可跑十公里,如果以單程250公里計算,就是五十公升,大約是1450元,加上來回共十二張回數票480元,總共就是1930元,以單人來說當然不划算,但如果是兩個人的話就是開車比較省了。
所以我在出門前就查了許久,然後試算出大約需要花上三個小時才會到,我其實當時還沒決定,但決定先開車出去,如果最後決定還是要坐火車,那就把車停在某個捷運站附近,不然我晚上十二點到車站時,也沒辦法自行回家。
後來因為我決定把fen要拐帶下去,所以開車就變得勢在必行了。我第二場比賽還吹了一個延長賽,過程這裡不再詳談,但總之就是離開中正高中時已經一點,然後我們跑去吃飯,混了一下,等到上高速公路時,時間就已經兩點多了。
尋找
路程有點遠,而且也不確定到底是否要中山高一路走到底,抑或是過程中可以視情況切換在中山高和國道三號上,反正就是上了再說。
我們最後是沿著中山高一路到底,一開始我開,等到西螺休息站時,我們兩個就換手,也因此我比較有辦法開始拍照。
走錯路是這陣子常發生的情況,實際上,迷路也是旅行非常迷人的一部分,因為迷路時會看到許多原本不在規劃路線上的事物,充滿著驚喜和不確定。
反正我們一開始下交流道就錯了,走到了反方向,往遠離嘉義市的方向走去,還好這次發現的早,很快就迴轉。
這次我沒有GPS,也沒有地圖集,只有一本聯勤出的實在不怎麼詳細的地圖。我在嘉義市地圖中有找到球場位置,理論上只要從北港路,轉嘉雄陸橋,找到火車站,順著火車站前的中山路一直走,就會看到棒球場。
但總之我們在尋找火車站的路程中,就迷路了一陣子,不過嘉義棒球場的指示牌大概是我這十幾天來所看過最好的指示牌了,所以花在尋找的時間並不算久,我們大約五點十分下嘉義交流道,等到我們找到球場、買了伯丁旱啤酒,停好車時,大約是五點四十分。
嘉義市立棒球場離市區應該還算蠻近,從車站開過去大概十分鐘就到了,沿途還會經過中山路的噴水池。我之前曾經問過我媽(他是嘉義人),為什麼雞肉飯的店要叫嘉義噴水雞肉飯,難道嘉義的雞肉飯會噴水嗎?我媽說,是因為雞肉飯在噴水池附近啦,真是很呆的問題。
繞過噴水池,還會經過市政府、對面則是2005.7月才剛蓋好的新市府大樓。這個地方很眼熟,後來想起來是我和阿布、李大哥在高中畢業時西部之旅在嘉義住宿的附近。我們當時住在嘉義教師會館,就在市府後方的巷子中。
嘉義市立棒球場離市區不遠,但周圍卻有規劃不小的免費停車場,據說可以停五百輛車,如果以球場滿座而論的話,這樣的數量當然是不夠,但以一場如果進場三四千人來說,大概是剛剛好的容量。
我們碰碰跳跳的去買了兩張票,然後就進場了。
嘉義市立棒球場是1998年重新建造完成的球場,但最早的興建時間則是1907年,同年新公園棒球場開始啟用,而直到1918年嘉義市立棒球場(當時號稱台灣最好的公園棒球場)才正式啟用。大部分向我這個年紀的球迷,對於台灣棒球的印象大多是從紅葉少棒開始,而如同我在基隆棒球場那篇提到,更早一點,1931~1936年,嘉農棒球隊(台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在六年中拿下四次甲子園代表權,並於1931年拿下亞軍。
晚一點,在1968年紅葉少棒擊敗日本關西和歌山少棒隊之後,1970年嘉義市七虎少棒隊同樣擊敗日本關西和歌山少棒隊,進軍威廉波特,雖然僅拿下第五名,但1970年和金龍少棒第二代爭奪全國少棒冠軍的龍虎之戰,據說盛況空前。
因為這兩個事蹟,所以在嘉義市立棒球場外面,有兩個有趣的紀念碑。一個是古銅色的巨型球棒,上面刻著威震甲子園;後放則有七隻孟加拉虎銅像,名為七虎躍諸羅(諸羅為嘉義古名),令人印象深刻。老實講,在台灣的職棒還沒有像美國一樣能有眾多值得立碑或立像紀念的球員之前,嘉義市立棒球場外的兩個雕像,讓這座古城的棒球場,即便是八年前才重新翻修,但光一個前庭的氣度,就充滿著棒球歷史魅力。
嘉義球場的中外野是400英尺,左右外野為350英尺,座南朝北。1998年初次職棒比賽時,內野滿場,因為當時尚無外野觀眾席。2005.7.21為中華職棒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賽制的緣故,所以誠泰和興農必須要加賽一場以決定上半季冠軍。當天進場觀眾人數為10000人,也是擴建外野之後,第一次滿場。
比賽
如之前所說,這場比賽是雙重賽的第二場比賽。我們進場時差不多是三局打完,興農一比零領先,我知道下午場的先發是阿福,晚上的比賽兩邊先發的投手我都沒見過,一個是興農的新日投,一個則是誠泰的新洋投。
中職的比賽精彩度和強度都常常令人想睡覺,這場比賽也並沒有好上太多。一比零的比數一直持續到七局下半,興農換上了後援投手之後,被誠泰打了三分下來,之後在八局下又追加一分保險分。興農雖然在八局上追回一分,但張泰山關鍵時候沒有打出安打,也讓八局上的得分攻勢終止,最終誠泰就以4:2贏球。
棒球比賽可以看的東西很多,比如說葉俊璋在接本壘後方高飛球時,把主審撞倒。比如說誠泰的球迷動作花樣比起其他五隊來的有趣,主場七局上半結束時會放氣球,雖然這兩個都很有日式的味道,但至少很有趣。
嘉義棒球場之前是中信鯨認養的主場,所以很多地方都會有中信鯨的字樣,比如說中信鯨關心你,「鯨食堂」,中信鯨商品展示區等等。但是後來中信放棄認養之後,球場的外貌還是很新,但有種從內部衰老的感覺,對於充滿棒球歷史的嘉義來說,真的很可惜。
在我看球場的過程中,我不斷的想起一些看過的文章,越來越認同,其實台灣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豪華巨蛋,那頂多就是嘉惠某區的球迷,而且一來不可能天天使用,二來養護的費用非常龐大。台灣棒球真正需要的,應該是好好建造或是維護一些國際標準的室外球場。
讓球員可以自在的在球場上跑動活躍,而不用擔心場地安打抑或扭到受傷;讓球迷可以在上廁所時不用掂著腳步摀著鼻子,讓球迷想要吃東西時有各地名產小吃可選擇,甚至在座位上,就有香腸熱狗飲料爆米花的叫販:讓比賽可以對號入座不用買票排次隊,搶位子再排一次隊。
這些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單看有沒有心在做,有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服務業而已。
總之,比賽在八點前就結束了,我留下來拍拍照。然後因為球隊瀏覽車停在外野外面,所以球員會陸續從休息室,沿著右外野草地走出球場,所以嘉義球場算是很容易拍到球員、也很容易和球員要簽名的球場。
我發現大部分的球迷都很可愛,球員經過時都會幫他們喊聲加油,而且興農的球迷也會替林恩宇加油。有些球員會停下來幫球迷簽名,不過大概是一天打兩場的關係,感覺大家都很累了,大部分都是微笑點頭就往球場外走去。
這就是第十四天的挑戰,擁有豐富棒球歷史的嘉義市立棒球場。比賽是興農對誠泰雙重賽的第二場,興農2:4輸球,勝利投手是李明進,MVP是鄧蒔陽,觀眾人數是2152。
事後我們又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回家,睡了幾個小時,疲倦依然沒有消逝。所以第15個球場或許會選擇近一點的地方。請期待。
南下看球賽
真的很過癮喔^^
南下看球賽
真的很過癮喔^^
你好。
今天才第一次發現有這麼有趣的30日挑戰…
有點可惜,不過希望你的番外篇可以持續下去,
個人私心的邀請你到嘉義縣立棒球場來玩,
之前還有東高盃的比賽…
只能說相見恨晚了,
呵…
希望你有朝一日能把全台灣大大小小的棒球場都做一個完整的紀錄。
東高盃:
http://blog.webs-tv.net/dokaucup/article/3044488
你好。
今天才第一次發現有這麼有趣的30日挑戰…
有點可惜,不過希望你的番外篇可以持續下去,
個人私心的邀請你到嘉義縣立棒球場來玩,
之前還有東高盃的比賽…
只能說相見恨晚了,
呵…
希望你有朝一日能把全台灣大大小小的棒球場都做一個完整的紀錄。
東高盃:
http://blog.webs-tv.net/dokaucup/article/3044488
其實我有看到東高盃的比賽
但是因為都在嘉義縣
而且還沒在我的大暴走行程中
所以我就沒去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看東高盃。
Pingback: 夿¥å³èªªï¼çµ¦ä¸è¯è·æ£ç30ååå¿éâ第åä¸ç¯ï¼è®çå ´æ´å¥½ç© | æ¬èµ·å°è廿²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