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atrix和eXistenZ 中討論真實虛擬的科幻議題

在科幻電影或小說中,主角生活在一個被完全操控的人工世界這類的主體屢見不鮮,『駭客任務』只是藉由虛擬現實將此概念激化,而『X接觸』則是在處理我們是否真有一個準則可以區別真實和虛擬。

根據林文淇老師的說法,在David Cronenberg式的鱒漁場中,我們可以見識到他不斷要呈獻人類外表下的血肉模糊,我們常認為這才是非科技,所以當game pad也是血肉模糊時,這層的區隔還在嗎?

而雖然身為一部標準好萊塢大製作的『駭客任務』,無法在取悅票房和哲學辯證中作對於後者更進一步的探索,但即便只有被簡化到可以很簡單的以二元論來分辨有一個真實世界『216x年的Nebuchadnezzar號上』和虛擬的母體Matrix 1999年的芝加哥,在殺進殺出Matrix和Real world充滿節奏感的影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導演想要找出真實和虛擬的界線的意圖,可想而知的是,如果這部片不是由Hollywood的Warner bros來製作而是歐洲或其他獨立製片的電影公司來拍的話,我想我們可以看到像更接近存在主義辯證式的西班牙原著『睜開你的雙眼』而不是後來用帥哥、大蘋果、大搖滾團體來堆砌出來的『香草天空』,當然,上面那些字可能只是用來充版面的而已。

我並不是故意要去數落搞了一大堆特效的駭客任務是個大爛片,雖然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在看到那隻蟲鑽進Neo的身體裡,而他突然驚醒之後我就把片子關掉了,因為那個時候我還沒辦法看出到底整個電影的目的是什麼,以致於後來當魔屆戒部曲的廣告以『和駭客任務、法櫃奇兵並列為經典電影』為文案時,我著實迷惑了很久,而當我修了一些課,看了一些書之後再次看完整部片子,我終於有了不同的體會。

但就像我在第一段末所提到的,『駭客任務』其實一定還有更多可以處理的更讓人無法分辨虛擬現實的形式與手法,可是好像為了怕觀眾看不懂似的,把整個故事說的太白太簡化了,整個世界就被二元化為電腦所做出來的Matrix和真實世界。

可是,如果參照著上次上課的內容來討論,為什麼這個題材只到這裡就停住了?如果到了所謂仿製品四階段的最後『仿製品就是他自己』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容易殺進殺出Matrix的方式,就算我們回到『仿製品所遮蔽的最大事實為已經沒有真實』的階段,也看的到電影點到為止的遺憾。

在為了不讓觀眾搞混的情況下,影片必須要提出,有一個虛擬世界,叫做Matrix,然後我們現在可以用程式將心靈進入到Matrix中,也可以利用特定的電話(為什麼?)將心靈在帶回到真實世界中,這樣故事才變的清楚,但這樣一來如果扣除掉一些未來感,一些不太可能發生的幻想事件(比如說已經變成經典消遣的90度下腰閃子彈的特效)其實整個電影就像Peter Weir的『The Truman Show』為了一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視影集製作,電視公司搭造了一個世界最大的攝影棚,為了Truman而製造出一個完全是人為的世界,一樣是虛擬世界,一樣是要尋找人類的自由,差別只在於駭客任務原本有機會做出更好的辯證討論,而最後只流於救世主拯救世界的西部片未來版(這點可以從在地鐵站.Smith和Neo對峙時兩個人站的方式和手的動作窺得一二)。

只用了一些隱晦到令人易於忽略的一些提示,來造成見多識廣者的會心一笑而已,比如說被挖空拿來放東西的書—Baudrillard的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主要人物的一些名字Morpheus睡神、Trinity–三位一體;甚至連船名都要用Nebuchadnezzar這個興建空中花園的巴比倫王。

比如說一開始借用愛麗斯夢遊仙境中的follow the white rabbit ,在Neo問說他會到哪裡去的時候,tank還是誰說了一句準備遠離Kansas吧,而Kansas是愛麗斯的家所在地等等這些其實蠻有趣但是很隱晦的東西。

而在真實與虛擬的探討之外,老實講我真的還比較喜歡一些很漂亮的攝影畫面,比如說去搶救Morpheus時自動灑水器啟動的滿天花雨般的水,子彈和磚塊齊落的暴力美學,小馬哥式的雙手持槍,於是最後我發現我離題了。

再回到的真實與虛擬的問題上,其實用林文淇老師在用eXistenZ來做演講的內容來討論也是可以,因為雖然林老師說Cronenberg的目的是在討論科技與人,但是從電影內容來看,我們是否陷在遊戲中而不自知這個議題也可以當作真實與虛擬的的討論來看,其實Cronenberg原本提供了我們一個很棒很簡單的分辨方式,就是當無法對額外的話做出反應時,就表示我們是在遊戲當中,同樣的銀翼殺手中用來辨識複製的人方式也大同小異,亦即如果無法對某些問題做出反應,表示他沒有正常人類的情感,因為程式並沒有給予他這種問題的答案,所以會答不出來,可是這些分野在Matrix中已經快要找不到了,因為那些在Matrix中的人,也都是現實世界中的人,所以你可以得到所有正常人應該有的回應,等於說整個環境是電腦所做出來的大的Cyberspace,而提供給一群人在上面自由發展而已。

這樣一想,會不會突然對Internet開始不寒而慄呢?因為Matrix,也不過就是將Internet這個虛擬的世界給高度實境化了,差別在於或許人類還能夠分清兩個不同的世界,人類或許還不至於會淪落成電腦的電池,但是如果像上次上課說的我們靠著地圖來想像真正的領土(我們用網路上的身份來想像真正的權勢),那本質上我們已經分不清也不必分辨真實和虛擬的分野,因為就像Cypher背叛時說的,『我知道這塊牛排並不存在,我知道當我放把他放進我的嘴裡時,Matrix會告訴我的大腦,說這塊牛肉多汁又美味,過了九年,你知道我體認到什麼嗎?無知就是快樂』

當人類變成無知就是快樂時,那裡就不存在所謂的真實虛擬的差別,因為所有你願意承認的就是真實,就算你是在作夢,只要這個夢一直不會醒,或是醒了之後又能夠接回原來的夢境,你如何得知自己是在作夢,還是你夢到你在作夢?

駭客任務在哲學思考處理上或許是受制於好萊塢的票房壓力,成果並不如X接觸來的有意思,如果駭客任務能夠多玩幾個Matrix就像異次元駭客一樣,或是電腦應該照顧到每一個人而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套Matrix像睜開你的雙眼中一樣的話,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一部除了特效和視覺美學外更有深度的一部科幻經典。

1 thought on “從Matrix和eXistenZ 中討論真實虛擬的科幻議題

  1. Pingback: JeffHung.Blog » 今日連結 (2005-10-06)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